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近年来,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组建“民检先枫”专业化办案团队,成立全省首家“民事支持起诉办案中心”,探索“党建+支持起诉+N”工作模式,依法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提供多形式协助,支持其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释放司法关怀和司法善意,努力当好弱势群体的“撑伞人”。
党建赋能 搭建支持起诉平台
为精准保障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农民工等群体权益,盘州市人民检察院率先成立全省首家“民事支持起诉办案中心”,支持弱势群体依法维权起诉,帮助提供法律咨询、证据收集、协调法律援助等,为弱势群体维权搭建“连心桥”。办案中心成立以来,通过协作配合共办理支持起诉案件254件,涉案金额共计510余万元。
在此基础上,该院建立弱势群体线索受理、案件审查、调查取证、支持起诉、促成和解和法律监督、司法救助于一体的“民检先枫”专业化办案团队,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党建引领支持起诉”专题培训,“我为群众办实事——支持起诉护民生”“民事检察服务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警深入煤矿企业、建筑工地、乡镇社区了解群众困难,并积极研判维权的堵点难点,为精准施策提供依据。2025年,团队所在第四检察部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
同时,组织党员干警深入社区、乡村、学校等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法律讲座、现场法律咨询等形式,宣传民事法律知识和支持起诉工作职能,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发放《支持起诉维权手册》普及法律知识,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发挥党员干警调解优势,对争议较小的案件,联合乡镇党委、村(居)委会开展“家门口调解”,2024年,促成诉前和解35件。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制作《企业风险防范50条》宣传手册,通过政策宣讲、以案释法,为企业送上“法治礼包”,助力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机制赋能 筑牢为民服务根基
在党建引领下,该院以机制创新为支撑,筑牢为民服务根基。组建“支持起诉党员先锋队”,由支部书记担任队长,民事检察部门、未检部门党员干警全员参与,实行“一案一党员”包案责任制,从线索受理到执行回访全程负责,将支持起诉案件办理、办理成效纳入支部年度考核。2024年党员检察官办理疑难案件比例达85%。
为提速案件办理,开展“党员亮身份、办案亮标准”行动,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置“党员示范岗”,开通弱势群体维权“绿色通道”,对涉农民工、残疾人等案件实行当日受理、当日审查、当日立案。依托“检察业务数据看板”,党支部按月公示支持起诉案件进展,通过“黄绿”预警督办滞缓环节,案件平均办理周期缩短至5日。
此外,该院定期召开“透过业务看政治讲忠诚”活动,开展“支持起诉案例讲评会”,就已办结案件从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评价办案质效及为民服务实效,由党员检察官结合办案实际分享经验,总结提炼民事支持起诉典型案例4件。“一中心二机制三强化”支持起诉工作法融合入选贵州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单独入选六盘水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品牌赋能 筑牢支持维权根基
盘州市人民检察院将红色文化、“枫桥经验”融入民事检察,积极推行“党建+支持起诉+N”工作模式。2024年,通过“党建+支持起诉+公开听证”,针对某建筑公司保证金争议,党员检察官组织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参与,通过释法说理推动管委会同意协助执行工程保证金50万元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通过“党建+支持起诉+诉讼调解”,联合法院妥善化解一起某鞋业拖欠17名员工工资共计7万余元的矛盾纠纷;通过“党建+支持起诉+社会治理”,与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召开座谈会,推动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监管制度,源头防范欠薪风险;通过“党建+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对家庭困难的弱势群体,帮助协调申请法律援助5次,为依法维权保驾护航;通过“党建+支持起诉+司法救助”,对因交通事故致残支持起诉案件胜诉后但未能兑现赔偿款的王某,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发放司法救助金1万元。
为凝聚多方维权力量,该院与法院、司法局、人社局、公安局、民政局等单位共同建立线索移送、案件通报、联席会议等制度。2024年,通过线索摸排、案件移送等方式,共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88件,涉案金额共计96万余元,其中涵盖农民工讨薪、抚养费分割、妇女权益保护等类别。
同时,该院推动党建与数字检察深度融合,运用“民事支持起诉线索筛查”大数据模型,抓取12345政务服务热线、信访平台、劳动保障登记台账等数据,智能识别欠薪、赡养纠纷等线索23条,推动办案模式从“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转变,让司法监督更精准、更高效。

干警宣传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