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贵州水城公安活跃田间地头 护航秋收守护农户“钱袋子”

2025-09-17 10:58:2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张强丰 

金秋时节,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米箩镇粤黔共建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园里,万亩猕猴桃采摘进入尾声,山下连片的水稻已经成熟,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山间的玉米也接连剥落,农户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立体化巡防守住农户“钱袋子”

时下正值秋收关键时期,水城区公安局米箩派出所早部署、早行动,全力护航秋收生产,为农民抢收抢种保驾护航。一抹抹“警察蓝”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这个收获季节里别样的风景线。

清晨7点,薄雾还未散去,农户们乘着凉爽的秋风已经开始劳作,水城区公安局米箩派出所民警辅警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驾驶警车沿着产业园区道路缓慢行驶,时不时和沿路农户打着招呼。

“秋收时节,农户们早出晚归,我们也要调整勤务时间,让警车为他们的出行保驾护航,让警灯照亮他们回家的路。”米箩派出所所长凌万刚说道。自秋收开始以来,派出所调整了勤务模式,每天安排警力在农户抢收的重点时段开展巡逻。

同时,水城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四中队还加大了米箩、阿戛、百车河主要道路沿线农用车辆的交通疏导和安全宣传,在重要路口增设临时执勤点,保障运输畅通。“多亏了交警同志天天在路上指挥,我们的收割机和大货车才能顺利进出。”种植户赵大爷感慨道。

精准宣传提升防范意识

正午时分,在米箩镇倮么村,民警们利用农户休息时间,开展起交通安全和防盗防骗宣传。

“大家辛苦一年不容易,一定要提高警惕,守好自己的劳动成果。”产业园里,派出所民警正和葫芦种植户卢林军交谈着。卢林军承包着140多亩地种植葫芦,年产量能达到6万多个葫芦。“种植的葫芦主要被制成葫芦丝、酒壶等工艺品销往东南亚等地。”卢林军介绍道。

针对秋收期间多发的盗窃农产品、诈骗售粮款等案件,米箩派出所组织民警辅警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宣传。同时,通过村级广播、微信群等渠道,每日发布安全提示和预警信息。

在粤黔共建农业产业园,公安机关还针对企业员工开展了防范经济犯罪专题培训。“民警教我们识别合同诈骗、防范资金风险,这些知识非常实用。”猕猴桃种植户夏经理说。

主动调解化解矛盾纠纷

秋收时节也是农村矛盾纠纷易发期。地界争议、用工纠纷、运输冲突……针对这些特点,米箩派出所主动前移调解阵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米箩派出所调解室里,民警正联合司法所工作人员、村干部对一起地界纠纷进行调解,调解人员耐心听取双方诉求,查阅土地台账,实地勘察测量,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我们成立了多个流动调解小组,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办公,力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凌万刚介绍道。

在猕猴桃种植基地,米箩派出所还建立了“警企联调”机制,快速化解企业在采收、加工、运输等环节遇到的纠纷,保障了秋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夕阳西下,余晖洒满田野。警车还在乡间小路上缓缓行驶,车身上的警徽在落日映照下格外亮眼。“看到农户们丰收的笑容,我们的一切付出都值得。”民警阳波这样说。

这抹“警察蓝”,不仅守护着秋天的丰收,更守护着农户们一年的辛勤与期盼。

民警深入田间地头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