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血缘鉴定连心桥 户籍落地燃希望

贵州省平坝监狱破解迷途者最深牵挂

2025-09-17 10:58:1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感谢警官,孩子终于能上户口了,我一定好好改造,将来好好照顾他!”在贵州省平坝监狱心理矫治中心,罪犯王某抱着许久未见的孩子,激动得泪流满面。这温情一幕的背后,是平坝监狱二监区四分监区民警践行“枫桥经验”,用心化解罪犯矛盾诉求的生动实践。

今年8月1日,罪犯王某参加完会见后,亲情电话便再也联系不上家人。8月10日,在与分监区民警罗金平谈话时,一向沉默寡言的王某情绪彻底崩溃,痛哭长达一个半小时。经了解,23岁的王某因盗窃罪服刑,剩余刑期2年,自幼父母双亡、由外婆抚养长大,如今外婆也已离世,此前在外务工时生下的孩子只能由姐姐帮忙抚养,家庭生活十分困难。2023年,王某曾因无力养育孩子选择跳河轻生,幸被警方及时救起。此次无法联系家人、担心孩子未来的焦虑,让他甚至想通过违规违纪被关禁闭,以此强迫自己冷静反思。

民警进一步排查发现,王某性格孤僻内向,与同监室人员几乎无交流,日常情绪低沉,内心满是负罪感,自觉愧对孩子与家人,甚至屡次产生轻生念头。掌握情况后,分监区迅速上报监区,立即启动以“解心结、助改造”为核心的帮扶行动,从多维度制定措施破解核心难题。

在帮扶过程中,民警首先调整王某的习艺岗位,将其安排在民警视线可及之处,便于实时观察其动态;同时启动亲情帮教,邀请王某姐姐带孩子来监探视,并提前让王某亲手为孩子缝制两条“亲情裤”,为亲情会见铺垫温暖氛围;针对孩子落户这一关键难题,民警主动联系当地派出所,详细咨询户口办理所需条件,还积极对接司法鉴定中心,为后续亲子鉴定做好准备;此外,心理矫治中心及时介入,为王某开展专业心理干预,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

8月19日,在民警的带领下,王某的三位姐姐带着孩子走进平坝监狱心理矫治中心。看到孩子的瞬间,王某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与家人相拥而泣,他小心翼翼地将亲手缝制的“亲情裤”递给孩子,眼神中满是愧疚与疼爱。帮教结束后,司法鉴定中心工作人员专程进监,为王某和孩子采集血样用于亲子鉴定——这意味着困扰王某许久的孩子户口问题,终于迎来解决的曙光。

“看到孩子能上户口,能正常上学、看病,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以后我一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狱,弥补对孩子的亏欠。”王某强忍着泪水再三表达感谢,其姐姐们也对民警连连道谢,感慨监狱的帮助让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新看到希望。

一直以来,平坝监狱始终以“枫桥经验”为重要抓手,坚持“有诉必接、接诉快办”,通过民警“日必谈”“十必谈”和“生活检讨会”等机制,及时排查、化解罪犯的矛盾诉求。时代在变,但平坝监狱用心用情改造罪犯的初心从未改变,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系统思维教育改造罪犯,为维护社会稳定筑牢坚实防线。

民警谈话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