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2024年以来,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执行+警务”深度协同机制,通过优化警力配置、提升执行质效、强化协同作战的具体措施,构建“执行法官主导、法警深度协同”的高效沟通协作体系,有效震慑和打击规避执行、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等突出问题,及时保障了胜诉当事人实现合法权益,显著提升了执行效率和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线索速办:构建半日攻坚高效运行范式
观山湖法院创新建立应急响应闭环机制,针对申请人提供线索期间执行法官因公外出等突发情况,构建起“线索接收-警务派单-现场处置”快速响应链条。在收到案件线索时,推行模块化分段执行,首先,启用警务外勤团队紧急派警通道,确保线索处置“零时差”响应;其次,派遣执行警务人员具体实施,经由“查询-定位-核认”三段式作业模式,强制被执行人到案;再次,通过“调执结合”,要求执行法官在被执行人到案后1小时内,敦促其依法履行义务、组织和解或确定执行方案,实现案件当日闭环办结。

“铁路法院-铁路公安-属地法院-执行法院”四方联动
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中,申请人张某提供线索时恰逢执行法官外出。通过警务外勤团队提出紧急派警申请,仅30分钟,3名执行警务人员便抵达现场,高效完成工商查询、场所定位和身份核验等事项后,成功找到被执行人郑某并带回法院。执行法官迅速组织调解,促成被执行人当场支付20万元欠款,并就余款达成和解,案件于当日顺利办结。
深度协同:织就异地执行立体保障网络
为破解异地“人难找”问题,观山湖法院依托全省法院铁路执行联控机制,借助铁路枢纽布控优势,精准捕捉和控制被执行人动态,同时建立“异地接管-警力驰援”双轨响应模式,实现“铁路法院-铁路公安-属地法院-执行法院”四方联动,确保30分钟内完成人员车辆调度,及时形成执行威慑。观山湖法院坚持在执行中实行“刚柔并济”,警务团队维持秩序彰显权威,执行法官释法明理兼顾困难,营造和谐的执行氛围。
在洪某与吴某劳务合同纠纷一案中,被执行人吴某拒不履行且拒绝配合。经法铁联动,铁路公安在吴某乘车时依法将其控制,当地法院实时接管。得到相关信息反馈后,警务外勤团队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立即增派人员和车辆,与执行法官火速赶赴当地交接。执行法官现场通过耐心沟通和释法明理,吴某当场支付1万元劳务费并就余款达成分期履行和解。
合成作战:创新查人找物强力攻坚路径
面对查人找物难题,观山湖法院建立以被执行人为核心的人员情况、地域网络、轨迹链条的分析模型,在得到有效线索后进行穿透式筛查,快速锁定被执行人活动区域。创新“以车找人”思路,加强“市场监管-公安交警-法院执行”协作,同步核查登记信息与追踪车辆轨迹,形成立体查控新举措。实施“蹲守-核查-控制”连续作战机制,通过不间断排查,突破被执行人规避执行防线,确保查控行动实效。

调解现场
在贵州某融资公司申请执行骆某、王某保证合同纠纷一案中,执行团队根据被执行人在异地开办多家经营实体的线索,紧急赶赴黔西南州兴义市,兵分两路:一路查询市场监管登记信息,另一路通过公安交警追踪车辆轨迹。经过两天的查找和蹲守,成功控制两名被执行人,促使两人当晚筹集28万元现金,全额履行付款义务。
观山湖法院通过“执行+警务”深度协同机制的创新实践,成功锻造了一支反应迅速、执行有力、执法有度的攻坚力量,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执行工作不仅是司法程序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关系群众获得感、安全感的“民心工程”。下一步,该院将继续完善“执警协同”机制,让胜诉权益变成“真金白银”,用高质量发展的执行工作全力守护公平正义。
编辑:张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