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王万磊 黄聚 柳盘龙
近日,贵州省检察院组织召开全省检察智能化应用成果专题演示汇报会,集中展示14个由本省三级检察机关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应用成果。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永金出席会议并作点评讲话。

2025年贵州检察智能化建设成果演示现场
本次组织专题演示多点开花,成效显著。是一次对全省检察机关智能化应用研发成果的“集中检阅”。参加展示的14个智能化应用成果为刑事检察全流程智能辅助办案(赌博类案件、盗窃罪案件、醉酒型危险驾驶全流程审查智能体)、侦查监督全流程线索分析、人工智能赋能刑事审判监督工作、受贿犯罪案件办理全流程、危害食品安全案件专业性审查辅助、减假暂案件智能辅助办案、民事支持起诉案件智能辅助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审查、行政公益诉讼全流程辅助办案、“三个管理”数智化监测、案件质量检查评查智能辅助、鉴定意见审查辅助、检察工作经验做法提炼等智能工具,既有来自监督办案、检察管理的应用,也有检察技术、辅助办公的应用,覆盖案件质量评查、证据分析、文书生成、文书校验等多个检察业务场景,全面呈现我省检察智能化建设的最新进展与成效。
截至目前,全省共研发127个检察智能体,累计探索应用场景500余个,编写提示词超过80万字,在应用中取得较好成效。在最高检近期组织的全国检察机关智能化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演示汇报中,我省成为全国七个汇报单位之一。
本次组织专题演示聚焦问题导向、特点鲜明。是一次团队协作、共同作战、业务与技术融合的生动体现。从构思到研发、从应用到演示,都是基于打通检察履职办案中堵点痛点,如何更好以智能化辅助办案办公,汇集了办案人员与技术人员、业务骨干与研发团队的智慧。主要呈现“三个特征”:坚持业务主导,全面覆盖“四大检察”各条线,涵盖技术性证据审查、文稿辅助生成等多类应用场景。各级检察业务专家深度参与研发,有力保障了智能体的专业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协同攻关,真正实现“全省一盘棋”。所有智能体均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发模式,多地基层院横向协作,省院信息中心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形成了上下贯通、多方协同的一体化研发机制。聚焦实战需求,突出“实用、管用、好用”。在业务智能体普遍具备案卡回填等直击业务痛点的功能情况下,通过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卷宗材料的自动识别、比对与分析,有效减少传统人工操作环节,显著提升办案效率和质量。
本次组织专题演示,是一次贯彻落实最高检数字检察战略、部署贵州检察智能化建设的“再动员”。既回顾了2025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狠抓智能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又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检察智能化建设的方向。
王永金在讲话中指出,检察智能化建设是辅助监督办案、提升检察履职水平的“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在融入数字检察“一张网”整体框架基础上,持续深化业务应用系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和检察智能化系统三大应用,逐步构建以大模型为工具、提示词为抓手,实现检察办案、法律监督、业务管理与学习全面智能化的应用生态,检察智能化建设得到了有力的推进。
王永金强调,要加强推广应用,将智能体使用情况与检察官绩效评价结合起来,真正将智能化应用成果转化为检察监督办案的“生产力”,更好提高智能化水平和工作效率。要持续完善提升,坚持问题导向,扩大智能审查覆盖范围和场景应用,完善证据规则和提示词体系。要突出“关键少数”,各级检察院检察长要亲自部署指挥、亲自参与研发,更好带动更多业务条线、更多基层单位研发应用,共同推动贵州数字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省院在家领导班子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及全体干警职工在主会场参会。
编辑:张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