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贵州普定公安多管齐下 筑牢防溺水“安全堤”

2025-09-05 16:22:33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天气炎热,江河湖畔是群众避暑纳凉的去处,也潜藏着防溺水的安全隐患。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公安局作为辖区安全防线的守护者,始终将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通过“预警、巡查、宣传、救援”多管齐下,织密织牢防溺水安全防护网,用责任与担当筑牢守护生命的坚固堤坝。

精准预警,把好风险“先手棋”

防溺水,关键在“防”。普定县公安局联合水利、气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辖区内河流、水库、池塘等水域进行全面摸排,标注出深水区、水流湍急区、无护栏区等“危险点”,为精准防控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分析往年溺水事故高发时段、区域和人群特征,在节假日、暴雨后等关键节点发布预警信息,通过社区微信群、农村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渠道,提醒群众远离危险水域,让安全提示“飞入寻常百姓家”。

动态巡查,筑牢现场“防护墙”

组织警力下沉一线,是防溺水工作的重要保障。普定县公安局科学调配警力,在重点水域实行“定人、定岗、定时”巡查制度,特别是针对学校周边、城中村池塘、网红打卡河道等易发生意外的区域,加大巡逻频次。在夏季午后、傍晚等溺水高发时段,携带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装备,沿水域开展“拉网式”巡查,及时劝离野泳、嬉水的群众,对无人看管的未成年人进行安全引导,让警徽成为水域旁最安心的“警示牌”。

多维宣传,播撒安全“种子”

“安全意识到位,危险就能退位。”普定县公安局把宣传教育作为防溺水工作的“治本之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的安全宣传。在线上,制作通俗易懂的防溺水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发布防溺水相关信息,用真实案例警示风险,用趣味动画讲解自救知识;线下,组织民警进村入户开展“防溺水安全课堂”,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教孩子们识别危险水域、掌握“智慧救援”等技能,让“珍爱生命,远离野泳”的理念深入人心。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重点群体,联合学校、家庭建立“一对一”提醒机制,通过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教育网络。

快速救援,守住生命“最后防线”

溺水事故发生后,每一秒都关乎生命。普定县公安局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在重点水域存放救生设备;组织警员开展溺水救援技能培训,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救得快”。同时,与消防救援、医疗急救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一旦接到溺水报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现“接警快、出警快、救援快”,最大限度缩短救援时间,为生命争取宝贵机会。

从预警到巡查,从宣传到救援,普定公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防溺水工作做在实处、落在细处。这道坚实的“安全堤”,不仅守护着夏日的安宁,更承载着对群众生命安全的郑重承诺——让每一片水域都成为风景,而非险境。

民警普法宣传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