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熊仕俐 吴越
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以“数字法院”建设为引领,高位推动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探索形成“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新型归档模式。截至目前,全州法院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112678件,归档率达90%,累计减少纸张消耗269.22万页,有效缓解档案库房“胀库”压力,实现卷宗“轻量化”管理。
强化制度保障,规范归档流程
黔南法院始终把紧抓软硬机制“双保障”作为“一把手工程”,牢牢将“单套制”归档改革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构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院领导、庭长带头抓”的工作格局,确保改革扎实推进。通过优化人员配置,组建专业化档案管理团队,积极探索和建立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电子卷宗归档编目指引、卷宗管理中心工作流程等机制,明确工作标准。归档周期实现从结案后90天缩短到30天。
推动技术升级,夯实数字基础
为保障电子卷宗全流程管理,黔南法院重点对数据采集中心和卷宗管理中心进行功能升级,在诉讼服务窗口和法庭配齐签名捺印板设备;对法庭(法官工作站)信息化改造,新建扫描中心3个,升级智慧法庭、数据采集中心和卷宗管理中心,增配扫描仪33台和签名板79个,配备语音转写系统12套,在中院建设光磁库,实现两级法院诉讼档案的统一存储与备份,切实保障诉讼档案的数据安全。
同时,组织业务培训80余次、专项工作推进会50余次,全面提升干警数字化应用能力。目前,全州法院院、庭长带头完成“单套制”归档24515件,智慧应用率达89.87%,电子卷宗随案及时生成率保持在98%以上,上诉案件移送卷宗合格率达94.22%。
严控质量关口,确保归档实效
黔南法院坚持将“单套制”归档指导前置到立案前端,对诉讼材料精细化扫描,进行规范化编目、命名,扫描完毕后及时退回不必要的纸质复印件,指导当事人、律师、外部门提交电子化材料。针对网上立案材料、上诉案件材料和办案系统“转档”均设置质检关,确保诉讼材料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结案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电子卷宗收集整理并完成“四性”检测,确保预归档、提档入库顺利。同时,建立辖区内监测指标,定期抽查随案生成卷宗质量,通过“优、良、中、差”评价机制和及时反馈意见整改,进一步推进卷宗质量实现新的跃升。
深化协同联动,提升服务效能
通过深度运用电子签名、在线庭审、智慧合议等系统,黔南法院推广“单轨制”办案模式,实现跨部门、跨法院协同办案和“一键归档”。目前一审法院电子卷宗移送率达95.36%,民事、行政案件上诉移送率100%,跨部门协同办案“单套制”归档占比73.67%,有效解决卷宗繁杂、易遗失等问题,减轻干警事务性负担。此外,通过线上查档2742人次、线下服务5000余人次,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司法公信力持续提升。
下一步,黔南州法院将持续深化“单套制”归档改革,优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功能,推动与检察、公安等部门数据共享,为“数字法院”建设提供更多可复制的“黔南经验”。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