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唐璐琦
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人民法院立足矛盾纠纷类型及矛盾焦点,以“分层递进,靶向施策”为调解策略,将调解工作贯穿诉前、诉中全流程,推动纠纷从“即时化解”向“源头治理”升级,逐步形成基层矛盾预防、调解、治理的“三三四”纠纷化解模式。通过委派调解组织、行业协会及各职能部门调解案件4493件,调解成功1953件,调解成功率达43.47%,有效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减量。
分类施策,识别“三类”驱动因素
深入研判普通民事纠纷、商事纠纷和刑事附带民事纠纷特点,分类界定当事人核心诉求,针对性制定三类调解方案。针对求“公平感”的家事、邻里、侵权等普通民事纠纷,重点通过法律释明,共情沟通建立信任,促进理性化解纠纷。针对求“利益最大化”的涉房地产、合同等商事纠纷,引入行业惯例或交易习惯作为调解基础,缩小分歧。针对求“创伤弥补”的刑事附带民事纠纷,引导当事人合理锚定赔偿预期,强化赔偿可执行性,优先促成当庭支付部分履行,对履行能力不足的当事人设计分期支付方案,提高调解实效。
梯次推进,“三步”分流实现矛盾递进化解
第一步筛查分流,根据矛盾诱因及争议焦点,将纠纷精准匹配至家事、行业或公共事务调解组织。第二步依据矛盾纠纷激烈程度、复杂性及风险程度,灵活启用诉调速裁通道、专项调解或联合攻坚调解等流程进行分层调解。第三步动态跟进保实效,通过定期回访、司法确认等措施巩固调解成果;针对未彻底化解的矛盾纠纷启动二次调解,确保矛盾纠纷实质消弭。
联动破局,“四法”构建多元解纷格局
法院联合县司法局、综治中心、妇联、民政、公安等具有解纷职能部门,建立完善多元解纷调解机制,联动联调、优势互补,通过“四法”破解矛盾纠纷调解难题。精准归纳矛盾症结,由诉调对接法官进行证据梳理、双方诉求对比、快速锁定争议焦点,为调解锚定方向,按照纠纷类型及时归口调处。活用案例直观引导,选取辖区内典型案例进行释法说理,以具象化司法实践增强当事人对调解结果的预判,消除对抗情绪。深度阐释风险代价,从诉讼成本、时间消耗、信用影响等方面,向当事人剖析诉讼与调解的利弊,引导理性选择解纷路径。科学出具评估意见,联合行业专家、鉴定机构针对复杂纠纷提供客观、专业事实认定,强化跨部门、跨领域协调,成立行业调解专班,推动矛盾纠纷“一窗受理、多方联调”,形成“小事社区调,专业事行业调、复杂事联合调解”的解纷格局。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