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面对当前农村家庭纠纷成因复杂、情感纠葛深、易升级转化的特点,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司法局聚焦赡养纠纷高发领域,创新推行“听、析、立、访”四步调解法破局,着力解决“标本兼治”的难题,有效防范纠纷激化引发恶性事件,努力实现早化解、深治理。
四步即,“听”透心声溯根源。调解员坚持耐心倾听、不打断不评判,通过分组访谈等方式引导当事人充分宣泄情绪,精准锁定经济责任分摊、赡养方式分歧、历史积怨等核心焦点,如在吴某某赡养案中,经5小时深入沟通厘清了问题关键;“析”明法理融乡情。一方面现场释明民法典中赡养义务的刚性规定,确立法律底线;另一方面邀请乡贤长者主持“家庭评理会”,创新“情感账本重建法”,引导回忆亲情以化解积怨。
“立”实方案接地气与“访”固长效促和谐是该方法的另外两大关键环节。立足家庭实际,制定梯度担责、轮养结合的个性化方案,嵌入突发状况应急处置条款,并组建“调解员+村干部+族老”三方监督小组确保执行。同时建立定期回访机制,既核查协议履行情况,更注重推动亲情场景重建,如吴某某案中,三个月后老人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子女主动探望增多,家庭氛围逐渐缓和。
自2023年以来,“听、析、立、访”四步法已成功化解赡养纠纷60余件,调解成功率超90%,阻止10余起潜在“民转刑”案件,还推动形成全链条化解机制,显著提升基层预防化解风险能力。实践表明,化解乡村家事纠纷要攻“心”、务实、重“督”、治“本”,方能标本兼治。
江口县司法局“听、析、立、访”工作法将法治刚性、乡情柔性、监督韧性有机融合,有效破解了“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治理困境,不仅化解了家庭内部“小矛盾”,更筑牢了基层社会“大稳定”的基石,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