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贵州织金街面警务站:从“应急按钮”到“贴心人”的平安守护

2025-08-20 16:23:4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李佳雪 杨慧

清晨,第一缕阳光掠过古城屋檐,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公安局街面警务站的民警已整理好装备,踏着晨露走上大街小巷;深夜,霓虹灯映着藏蓝色身影,警务站的灯光依旧亮如白昼。这便是织金公安街面警务站的日常,也是他们守护一方平安的生动注脚。

“老板,门口的消防通道别堆杂物,晚上收摊记得锁好门窗。”在步行街巡逻的民警闫世典一边提醒商户,一边用记录仪拍下沿街情况。街面警务站的巡逻从不是“走过场”,他们根据人流高峰规律,在早市、夜市、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加密频次,用脚步丈量每条街巷的安全。

无论是繁华商圈的人流中,还是背街小巷的拐角处,藏蓝色的身影总能随时可见。“以前晚上走夜路总有点慌,现在常见警察巡逻,心里踏实多了。”家住安居的张阿姨说起警务站,语气里满是安心。“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的安全感,正是警务站用日复一日的巡逻防控,为织金百姓编织的“平安网”。

快速响应各类警情是街面警务站的常态。前不久,杨大哥在金源世纪城附近遗失手机,金北警务站接到110指令后立即展开找寻工作。经过一番努力,快速找回了杨大哥丢失的手机。依托街面布点优势,警务站对各类警情实行“就近处警”,平均出警时间比以往缩短近一半。从处理突发纠纷、救助走失老人,到应对紧急求助,他们像街头的“应急按钮”,按下就有回应,让“有事找警察”从口号变成触手可及的安心。

“警官,这附近有什么特色小吃?我们刚来织金旅游”“我的手机没电了,能帮我充会儿电吗?”走进织金街面警务站,总能看到这样温暖的场景。服务角的货架上,急救包、雨伞、饮用水整齐排列,甚至还有为环卫工人准备的休息凳和热水。

不久前,家住成都的宋先生来织出差返程的途中,发现自己随身携带的背包遗失在了酒店,他急得满头大汗。金北警务站民警一边安抚宋先生的情绪,一边利用“平安黔哨”展开找寻工作,两小时就帮他找回了背包。

“本来以为找不回来了,没想到警务站这么给力,还帮我把背包寄回成都,织金的警察太暖心了!”事后,宋先生还专程驱车四百多公里赶到警务站,将自己精心制作的锦旗送到民警手中。

从帮老人找回走失孙子,到为群众普及防骗知识;从雨天给路人递伞,到深夜给晚归学生开“护送灯”,街面警务站早已跳出“办案子、抓坏人”的刻板印象,成了街坊邻里随叫随到的“贴心人”。

街面警务站,就像一颗镶嵌在城市里的“平安纽扣”,白天与车流人群相伴,夜晚与星月灯火为伍。巡逻防控是它的日常,快速处置是它的担当,便民服务是它的温度——在这里,每一次驻足,每一次出发,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故事:守护织金的烟火气,他们一直在路上。

民警巡逻日常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