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陈胜林 安静
“有了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实施快、见效快,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人大代表、南开乡人大主席韩立广的感慨,道出了当地创新“代表建议项目化”的显著成效。2024年,钟山区人大常委会设立50万元年度专项资金,通过“收集建议—项目包装—申报审批—落地验收”闭环管理,将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21个民生小项目,用“小投入”解决“大民生”,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
“终于能穿干净的小白鞋了!”荷泉街道麒麟社区居民柳国全看着改造后的下水道,难掩激动。该社区因管网老化常年污水横流,群众多次反映却因资金问题“暂缓解决”。2024年,钟山区推行“代表建议项目化”,议政代表王光碧、杜春艳提交的改造建议通过审核,3万元专项资金精准投入,彻底疏通了困扰284户居民的“堵点”。
钟山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往部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议因“项目小、资金少、影响范围有限”,难以纳入市区统筹。为此,该区出台管理办法,聚焦“建设周期短、资金需求小、群众直接受益”的“小微实事”,经乡镇(街道)上报、联合论证、主任会议审定后,由专项资金支持实施,单个项目补助不超过3万元。
为确保每一分钱都“落地见效”,钟山区构建“选、督、验”全流程监管机制:乡镇(街道)人大成立监督组,对施工进度、质量全程监督;项目实施主体签订合同明确责任;验收通过后由财政复核拨付。南开乡犀牛村塌方道路修复中,村民袁明礼主动当起“义务监督员”,从开挖到灌浆全程把关;“除杂草队”连续3天义务劳动,推动红岩街道机厂花园小区改造超预算完成停车场建设。
小项目激活大民生。21个项目中,下水管网疏通、休闲广场维修、路灯安装等“微实事”覆盖群众生活方方面面。机厂花园小区居民选举自治委员会,实现“无人管”到“众人管”;荷泉街道居民主动参与工程监督,代表与群众交流从“上门听意见”变为“请进门喝茶”。钟山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王莉表示:“21个项目验收全获群众点赞,正是‘花小钱办大事’的生动实践。”
钟山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代表建议项目化”,把群众“心头事”办成“暖心事”,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走深走实。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