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进一步优化司法审判流程,提升案件解决效率,烟台开发区法院在某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中,探索创新 “专家技术咨询+争议评审+全流程调解”审判机制,为司法审判注入专业“智”力,高效化解了双方争议焦点。
在司法实践中,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往往涉及复杂的专业知识。涉案工程双方可能在工程量核算、计价方式、工程质量索赔等问题上陷入僵局。传统审理需耗时数月进行司法鉴定,影响案件的审理进度和质量。烟台开发区法院精准识别案件技术争议焦点,主动引入专家评审机制,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全流程参与调解,打破“以鉴代审”困局。
通过引入专家技术咨询,采用“线上+线下评审”模式,仅用15天便完成初步技术论证,前后组织双方召开6次技术论证会,关键争议点的专业认定效率提升70%。该案通过搭建专家咨询智库,探索出技术事实查明与多元解纷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同类案件审理提供了创新样本。这一创新举措不仅破解了专业案件审理难题,更成为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大大促进了理论智慧与审判资源的紧密融合。
争议评审现场
主审法官表示:“通过前端介入专业技术评审,既破解了事实查明难题,又激活了当事人自主解纷意愿,实现了纠纷化解从终局裁判向过程治理的转变,这种模式既治‘已病’更防‘未病’。”
专家评审机制的引入是烟台开发区法院在审判实践中的创新举措,也是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多渠道化解纠纷的有力体现。这一机制的实施,有助于准确查明案件事实,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提升法院审判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公信力。
下一步,烟台开发区法院将继续打出深化多元解纷机制“组合拳”,引入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力源”,让更多创新机制在司法审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精准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于秋生)
编辑:乔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