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北京法院推动首都法治化营商环境“再升级”

2024-01-23 10:09:11 来源:人民网 -标准+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北京法院坚持问题导向、首善标准,贯彻“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理念,压茬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以法治硬举措,提升首都法治化营商环境软实力,推动北京法院始终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上走在前列。

多元解纷提速降费 优化企业解纷体验

如何为企业解决商业纠纷,提供优质高效的北京服务?北京法院在诉讼前端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建立了涵盖金融、中小民企、知识产权等十余个重点领域矛盾纠纷的行专诉调对接机制,将350余家行业专业调解组织、1500余名调解员纳入北京法院特邀调解名册,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建立了全流程在线分流、在线调解、在线确认一站式纠纷化解系统。目的就是让企业纠纷能够在行业专业指导下更快速地化解。

“最让我感动的是,法官当天就做了司法认证,这不是讲一讲而已,也不是说调解完了就完了,而是我们很快拿到了调解的协议书,让我觉得是被保护的,整个流程也是极度高效的。”一家教育培训公司主要负责人林女士说道。

在行业调解员促成双方就违约赔偿调解协议后,法院速裁快审团队利用“夜间便民法庭”组织双方当事人谈话,确认调解协议符合相关规定,即时做出裁定书确认该调解协议的效力,并在线送达至各方当事人。在法院督促下,各方当事人均在调解协议约定的期限内履行了各自的法律义务,商业纠纷得到快速圆满地解决。

2023年,在立案阶段调解成功案件16万余件, 同比增长超过70%,诉前调解成功率达近30%,有力发挥了司法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目前,全市多家法院与工商联共建“民营企业产权保护调解室”“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全面构建涉民营企业产权纠纷治理长效机制,实现纠纷解决模式系统性重塑。

高质量推进涉外司法服务 平等保护中外主体

“中国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北京法院围绕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定位,深化涉外商事审判机制改革,推进涉外商事审判工作与智慧法院建设深度融合,积极为中外当事人提供平等保护和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

“只有跑通程序衔接,压减时间成本,主动破解中外当事人诉诸司法的障碍,才能切实提高中外商事主体的纠纷解决效率。”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庭长马军提到。中外当事人可以通过北京国际商事法庭中英文网站、微信服务号,便捷查询中英文诉讼指引,通过智能化引导完成委托送达、法律文件翻译、域外法查明的诉讼服务。

如何平等保护中外企业合法权益?如泰国某航空公司因包机合同税费给付争议,将某服务公司诉至法院。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充分尊重当事人选择法律的合意,在某服务公司缺席诉讼的情况下,准确查明并适用泰国法律,充分运用证据规则依法认定某服务公司欠付泰国某航空公司人民币96万余元,驳回泰国某航空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充分彰显了我国司法平等保护境内外当事人的立场。

随着“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深化,北京法院受理的跨境商事纠纷不断增加。近三年来,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受理承认(认可)和执行境外法院判决257件,承认(认可)和执行境外仲裁裁决案件38件,涉及ICC国际仲裁院、美国仲裁协会、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等诸多国际知名仲裁机构,以高水平涉外司法审判服务保障涉外法治建设。

诉讼程序多,双方争议不大就是想更快解决纠纷还有更优选择么?据了解,在北京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第三方调解、仲裁等替代性解决纠纷方式,实现诉调、诉仲对接通畅。

“中心引入北京市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等多元调解组织,探索适用外籍调解员+域内调解员联合调解,为促进涉外商事纠纷快速解决搭建更多平台,提供更多可能。”北京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主任张勤缘介绍到。

数据显示,中心成立两年多来,委托调解组织调解涉外商事纠纷308件,案件涉及美国、德国、英国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各方当事人一致同意调解情况下调解成功率达到85%,调解平均用时仅为28.4天。

破产制度改革提速 司法护企脱困解负

在预重整阶段就能提前开展工作?“北京法院充分利用预重整机制优势,在预重整阶段指导管理人迅速全面开展招募投资、清产核资、沟通谈判等各项工作,能够最大程度提升重整效率和成功率。”北京破产法庭常洁庭长介绍。

2023年初,民营上市公司新华联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被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措施,面临退市风险。北京破产法庭于2023年5月对该民营企业启动预重整。经过重整,共化解企业债务约370亿余元,引入投资近20亿元,新华联文旅的上市地位得以维持,400余家债权人通过现金、股票等相结合的方式获得较高清偿,千余名职工的岗位得以保留,近5万余名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以维护。

重整企业的失信记录怎么修复?北京高院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刘燕法官介绍,对于重整成功的企业,北京法院通过在企业征信报告中添加重整相关的“信息主体声明”方式完成金融信用修复,坚定企业家发展信心,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在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挽救上有哪些实招?据了解,北京法院通过加大快速审理机制适用力度,依法适用最短期限,并联流程环节,有效缩短程序周期,实现企业第一时间回归市场。在中小微企业中扬京凯公司破产和解案中,北京破产法庭通过依法缩短债权申报期限、全程线上审理等方式,加速化解企业债务。该案自裁定和解至和解协议执行完毕仅用时11天,普通债权人清偿率达73.77%,有效化解债务危机,企业实现脱困解负。

据统计,自2019年1月北京破产法庭成立以来,共计受理的民营企业破产案件占全部案件数量四分之三以上,其中通过重整、和解等司法挽救程序救治的民营企业达49家,为企业引入投资约751亿元,稳定职工队伍6万余人。

能动司法,为破产管理人履职提供哪些新便利?北京法院主动加强府院联动,在市政务服务局破产信息查询窗口的基础上,扩展市、区政务服务大厅破产窗口办理功能,破产管理人在查询破产信息的同时可同步办理政府债权人债权申报工作,实现破产企业政府债权申报与破产信息查询“一表申请、并联审批”,债权人债权申报更加便捷。积极推动京牌小客车带牌处置,自2020年11月京牌小客车首次实施破产网拍至2023年底,北京法院破产企业京牌小客车司法网拍达185辆,破产财产处置更加有力。

北京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首善标准,以“如我在诉”意识推动改革机制再创新,实现首都法治化营商环境再升级,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编辑:乔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