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市的街头巷尾,几只身怀绝技的“特殊员工”——燃气嗅探犬,在训导员的引领下,精神抖擞地穿梭于城市燃气管网之间,成为市民广为关注的新鲜事。它们并非普通犬只,而是甘肃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于今年9月中旬尝试引入的“燃气安全卫士”。这一创新举措,为城镇燃气管网隐患精准排查安上了“超级嗅觉”,有效提升了管网运行本质安全水平。
据了解,此次引进的7只嗅探犬主要为马犬、史宾格等嗅觉灵敏、体型适中的犬种。它们自幼接受系统化训练,通过嗅辨天然气中添加的四氢噻吩(THT)气味(一种具有明显臭鸡蛋味的加臭剂)来识别燃气泄漏。嗅探犬的训练周期长达一年以上,其间需通过多轮严格考核,最终仅约10%-20%的犬只能成功上岗。
在实际工作中,嗅探犬沿燃气管线、阀门井、调压箱柜等关键部位进行巡检。一旦发现异常,它们会以卧倒、静立、用前爪刨地等特定动作示警。工作人员随即使用检测仪器进行复核,精准定位泄漏点并及时处置,有效弥补了人工巡检在主观判断点位测量方面的局限性。
燃气嗅探犬不仅具备极高的工作效率与环境适应性,其嗅觉灵敏度更相当于人类的100万倍,能够捕捉到仪器难以识别的极微量泄漏。它们的嗅闻范围呈扇形或线形区域覆盖,搜索面积广,更容易在整片区域中快速发现和定位泄漏点。尤其在草丛、管沟、狭窄巷道等复杂环境中,嗅探犬凭借灵活体型与敏锐嗅觉,可迅速进入人工难以触及的死角开展探测,甚至能在室外初步判断用户室内的泄漏可疑点。
因训练的高度针对性,嗅探犬仅对四氢噻吩产生反应,可快速分辨天然气与沼气或其他气体成分。在近期实战中,公司借助嗅探犬对辖区内部分商业综合体、老旧小区等进行试巡检,历时5天共完成38.26公里管线、322个阀门及66处调压箱柜的巡查,有效检测出隐蔽风险点34个。在下西园试点区域,它们仅用4小时就完成了传统巡检方式需一天覆盖的范围,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甘肃昆仑燃气积极借鉴行业先进经验,在人巡和车巡的基础上,引入嗅探犬作为补充手段,构建起“人防+技防+犬防”相结合的复合型巡检模式,进一步强化城镇燃气安全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增添了一道坚实屏障。(李衍君)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