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成都北城天街的公共纳凉区。受访者供图
今年暑期,成都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各大商场成为市民避暑“胜地”。近日,记者走访成都多家商场发现,在享受清凉的同时,部分不文明行为也随之显现:随地“大小躺”、嗑瓜子花生、留下一地垃圾……一边要满足民众纳凉的迫切需求,一边要维护公共环境的整洁和秩序,两者之间如何平衡?
商场纳凉遇尴尬
“花式”纳凉有损个人形象还有安全隐患
“同志,麻烦把鞋穿上嘛,旁边还有小朋友在休息。”8月5日下午,在府青路某商场休息区,保洁员李大姐第三次提醒一位脱鞋横躺在椅子上的市民。记者注意到,该市民单脚搭在椅子上,周围混合着零食味和汗味,几位路过的顾客见状纷纷绕行。
“天热大家想凉快可以理解,但脱鞋、占座、长时间躺卧确实影响不好。”提起这些不文明行为,李大姐表示很愁。她无奈地说,入夏以来,除了这些休息区的长条椅外,她每天要清理十几次按摩椅上的瓜子壳、饮料渍,“上周还有人把汗湿的T恤搭在上面晾晒,其他顾客意见也很大。”
另一边,在成华区某商场的地铁入口区、台阶处,几位市民铺着报纸席地而坐,还有躺卧的大爷,与旁边“公共场合注意文明”的提示语成刺眼对比。
不文明的行为,不仅有损自身形象和城市市容,也会造成许多安全隐患。记者在商场中看到,商场中人流量大,还有许多儿童嬉笑打闹,在本就拥挤的道路上奔跑,而这些随地“大小躺”、坐姿“张牙舞爪”或是将大量行李堆积在路中间的行为,十分容易导致摔跤和踩踏。“小孩特别容易被人和东西绊倒。”该商场客服经理王女士告诉记者,“我们理解市民避暑需求,但公共空间需要共同维护。”
面对乱象如何解
部分商场创新推出“公益纳凉区”
面对这些乱象,如何解决?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成都部分商场创新推出的“公益纳凉区”给出了新思路。与上述商场的尴尬不同,龙湖成都北城天街的公共纳凉区里一派和谐景象。8月9日上午,记者在南馆1楼中庭看到,200平方米的区域被清晰划分出动画放映区、阅读区、棋盘娱乐区等功能区。孩子们围坐在放映屏幕前看《猫和老鼠》,几位老人在棋艺区对弈象棋,家长们则在阅读区翻看书店提供的绘本。
“以前带孙子来商场,只能在走廊里来回逛,现在有了专门的纳凉区,孩子有得玩,我们也能歇脚。”家住五福社区的刘大爷笑着说,“孩子在这儿跑跳不扰民,比在家吹空调有意思多了。”
“我们不是简单提供场地,而是通过内容设计引导文明行为。”龙湖成都北城天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纳凉区每天安排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周末还提供免费西瓜,“这个纳凉区运行了一个月左右,我们定期巡逻检查,几乎没有发生过不文明事件。”
享清凉别忘文明
商家多一分服务意识 市民多一分公共精神
除了提供休息场地外,在成都凯德广场·新南,“大家乒乓室”也成了一个具备运动健身功能的纳凉新地标。记者在现场看到,商场将一楼闲置空间改造成乒乓球活动区,配备两张专业球桌和休息座椅。“每天下午都有市民来打球,特别是小孩子和老人。”商场工作人员介绍,为避免噪声影响商户,他们特意规划了区域。
据了解,龙湖成都北城天街和成都凯德广场·新南两家商场的纳凉区还建立了简易公约:动画放映区保持安静、棋艺区轮流使用、运动区穿运动鞋……“这些由商户、社区居民共同商议制定的规则,反而比生硬的规定更易被接受。”工作人员表示。
虽然近期成都迎来降温,但据预报,后续还将出现高温天气,暑期纳凉需求将继续攀升。如何让公共空间既清凉又文明?多家商场工作人员表示,商家多一分服务意识,市民多一分公共精神,才能让夏日清凉真正成为舒心的享受。(记者 王茹懿 余力)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