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遏制蚊蝇密度上升,营造清洁、健康的城市环境,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办、市爱卫办联合住建、园林、水务等10个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清垃圾、清积水、除异味”为目标的环境卫生大扫除行动。城市管理、交通、教育、商务等行业部门分别就本系统重点场所进行专项清理与定点消杀,全面阻断蚊蝇滋生路径。
8月7日下午,海淀公园内,几名消杀人员正沿着园区主路和绿地边缘喷洒灭蚊药剂。雾状的药液随风散开,落在草木之间。一旁的树丛中,新挂上的黄色粘虫板随风轻摆。近期北京持续高温多雨,蚊蝇进入滋生高峰期,公园的消杀频次也随之提升至每日一次。
“这不是哪一个部门‘单兵作战’,而是多方协同、一体推进。”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环卫处二级调研员张浩介绍,城市管理部门融合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与蚊蝇消杀,确保6万余个生活垃圾投放点日产日清,50余座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强化消杀,安装灭蚊蝇设施,强化异味管控。与此同时,水务部门加强河湖沿线垃圾清理,部分水体投放食蚊鱼类控制孳生;教育系统组织校园开展集中清扫和药剂喷洒;文旅、体育、商务等系统也分别加强景区、体育场馆、生鲜商超等部位日常管理,推动形成多层次、全链条的防治机制。(实习记者 刘玉洁)
编辑:周洁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