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店门口7米宽,为何不能设外摆位

2025-06-18 15:05:32 来源:解放日报 -标准+

几乎每个商家都备有可供外摆的桌椅,只要一有“机会”,商家就会把桌椅摆出去。图为一家烧烤店准备的用于外摆的不锈钢凳子。毛锦伟 摄

6月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东建路上的一个商家再次拨打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希望允许东建路北侧的一排沿街商铺在店门口开设“外摆位”。梅雨天一过就是盛夏,对东建路上的商家来说,能否顺利开出外摆位,事关这一年能否赚到钱。但属地城管部门很快打来电话,仍告知他们“沿街商铺禁止跨门经营”。

最近,为激发消费活力,上海市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设摊治理,提升城市“烟火气”工作方案》,提出包容与鼓励守法依规的外摆位、设摊经营等活动,不少商户动了外摆的念头。可是,怎么才能顺利开出外摆位呢?申城不少商家找到所在楼宇的物业、属地街镇的营商办,拨打“12345”,但都没人解答这个疑问。

沿街商家外摆“打游击”

东建路上有设外摆位的条件吗?提出诉求的商家位于东绣路和锦和路之间的东建路北侧,是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公寓附属的一排沿街店铺。记者沿着这段东建路边走边数,这排店铺有近20家,其中以小龙虾、烧烤、煲仔饭等餐饮店为主,辅之以咖啡店、眼镜店等其他业态。

站在东绣路东建路路口往西看,最直观的感受是商铺门口有极为宽阔的人行道。细看,人行道里面近商户侧,路面铺的是大块砖石,而外侧铺有盲道、画有非机动车停车位的区域,路面覆盖小块方砖,两块区域分界鲜明。

代表商家拨打“12345”的是东端路口一家店铺的经营者徐先生。他说,大块砖石覆盖的区域在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公寓的红线范围内,这宽度近7米的区域,正是商家希望设置外摆位的地方,不会占用公共道路。记者留意到,不管是店铺后侧的人才公寓,还是东建路南侧的居民小区,都离店铺有一定距离。徐先生认为,开放外摆位如果能控制在晚上10时前撤除,也不会扰民。

徐先生的小龙虾店在东建路开了11年,是这排店铺中开得最久的。他以自己的店铺为例,解释外摆位的重要性:他的店面店内经营面积56平方米,一部分辟为厨房后,余下的空间挤进了8套桌椅,留下狭窄的过道。他指着店内一角倚放着的折叠不锈钢方桌称,外侧红线区域可以摆七八张这样的桌子,这意味着如果允许外摆,经营面积能扩大一倍;经营空间扩充是一方面,餐饮业最讲究的是“烟火气”,夏天的夜晚,外摆位带来的氛围感不是室内空间可以比拟的,“路人经过,看到可以坐在室外喝啤酒吃龙虾,就愿意留下试一试”。

也正因此,几乎每个商家都备有可供外摆的桌椅,只要有“机会”,就会把桌椅摆出去。徐先生做过测算,夏天如果能摆出外摆位,一天的营业额能做到15000元,比不外摆的至少多30%。他的店面一个月租金是24000元,有7名员工,一年大部分时候只能做到保本或是略亏,“就指望夏天这几个月赚点钱了”。另一家烧烤店的经营者夏先生则称外摆位可以额外带来近五成的营业额。

由于未得到外摆许可,商家只能“打游击”。一旦有居民投诉商家跨门经营,城管就会来执法,要求商家将外摆位撤除。既然需要“烟火气”,这条街又有条件,为何始终不给商家开放外摆位?

营商办称“没明确口径”

商家申请外摆位,要走什么程序?6月10日,记者来到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公寓客服中心。物业负责人称,商家在红线内开设外摆位,物业是支持的。早在3周前,物业收到商户的诉求后,第一时间咨询了属地花木街道营商办、东城社区,均被告知“没有明确口径”。反复沟通下,6月9日,针对商家开设外摆位后的管理措施,人才公寓物业又给花木街道营商办递交了一份“情况说明”,如协商商户降低户外音量、晚上10时后停止户外经营、确保每日清理垃圾等。下一步如何操作,物业尚未收到反馈。

如何理解“没有明确口径”?记者前往花木街道社区营商环境办公室了解情况。工作人员解释,目前浦东新区开设的外摆位点位,大多是商务部门前两年征询排摸出来的。如何新增外摆位点位,是否需要商务部门来操作,街道营商办表示并没明确。

“上海‘摊’服务地图”小程序上的信息证实了上述工作人员的说法。小程序显示,除了一些地铁口的早餐点外,浦东新区目前的外摆位点位集中在红枫路、碧云路等路段,基本都开设在商圈内部。

对于普通街区商户开设外摆位的诉求难以处理,并不只是花木街道营商办遇到的困境。在市绿化市容局2023年发布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外摆位属于设摊中的“特色点”,应“优先在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水岸夜生活体验区和园区、商圈、景区等自有区域内选点”。实际操作中,各区基本都是按照这一原则划定可以开设外摆位的点位。

记者在“12345”看到,对于普通街区个体工商户提出的外摆申请,相关部门基本给予拒绝的答复。如嘉定区南华路上一商户申请外摆,相关部门拒绝的理由是“外摆位应设置在具有管理主体的商圈、景区、集市等区域,南华路商铺无管理主体”。而更多的商户则被告知“不得跨门经营”。

外摆诉求如何得到许可

对东建路上商户的外摆诉求,花木街道营商办想了个“办法”。街道营商办称,街道会尽快召集城管部门和东城社区研判,如果东建路确实有条件开设外摆位,街道会给城管部门出具一份“说明”,允许商家开设外摆位。“但这不是正式的许可。”对方强调。

采访中,不少商户坦言,相比商圈里的大商户,普通街区的个体工商户才是真正需要外摆的主力军,他们的外摆诉求如何得到许可?

《关于进一步优化设摊治理,提升城市“烟火气”工作方案》中有所回应,其中提到对于包括外摆位在内的设摊,要“遵循因地制宜,新增开放区域”,而在操作上要“畅通属地报备机制,建立健全设摊申请渠道”。根据这个措施,相比花木街道的“变通之举”,普通街区的商户申请开设外摆位,有没有更好的解决路径?

据记者了解,奉贤区正在推进的一项试点给出了答案:今年4月,奉贤区在庄行和西渡两个镇试点“沿街商铺外摆线上申报”。庄行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费沁介绍,这一试点的管理逻辑是“自下而上”的,即商户提出申请,政府部门审核后给予许可。费沁特意强调,对于提出申请的商户,并不限定要有综合物业管理主体,也不强制外摆区域不能占用人行道。

打开“上海‘摊’服务地图”小程序,选择外摆位选项并将区域限定为奉贤区,可以看到贤明路上已经有3家商户进驻,分别为瑞幸咖啡、罗森和杨国福麻辣烫。这3家商户都是景源名墅小区的沿街商铺,商铺门口是宽阔的贤明路人行道。这段人行道不久前刚经过整修,具备设置外摆位的条件,因此被选为试点路段。

贤明路杨国福麻辣烫的店长蓝云星告诉记者,商户扫描店铺门口的“城市码”,点击弹出页面中的“外摆申请”按钮,即可在页面中提出摆放广告牌、桌椅和时段等外摆申请。该二维码的后台依托于“随申办”平台开发,庄行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收到申请后会前往现场查看复核,条件具备则会发放“沿街商铺规范外摆告知书”。如今店长再扫描二维码,页面则显示“外摆经营已开放”。

“商户都可以提出申请。复核时,只要不影响交通、不扰民,我们会尽量满足商户的需求。商户对外摆位实行自主管理,每个月需上传2次外摆自检照片,同时接受管理部门随机抽查,若出现3次以上违规则会被取消外摆资格。”费沁解释了试点的管理细节。下一步,奉贤区将在全区主要商业道路实施“外摆申请”。申城其他区也应拿出因地制宜的措施,让普通街区商户享有外摆的机会。(记者 毛锦伟)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