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城市更新,有本“天气账”

2024-03-28 16:10:00 来源:解放日报 -标准+

应对暴雨风险,哥本哈根进行了详尽、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 视觉中国供图

3月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有迹象表明,酷热、干旱、洪涝、风暴等极端气象灾害的频度、强度日渐增加。

在旧城更新与新城规划的进程中,如何应对这一巨变?各国有不同的思考与创新。殊途同归的是:打造可持续的城市,为未来做好准备。

韧性城市建设

应对三大共性难题

联合国防灾减灾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2019年,全球共发生灾害事件7348起。其中直接或间接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灾害类型有:洪涝灾害3254起,风暴2043起,极端高温432起,山体滑坡376起,干旱338起,山火238起。与上一个20年(1980年—1999年)相比,洪涝灾害增长了134.27%,风暴灾害增长了40.22%,极端高温灾害增长了232.31%。在极端气候灾害发生频率暴增的同时,灾害损失也越来越大。

还有数据显示,全球灾害死亡人数从1980年—1999年的119万人上升至2000年—2019年的123万人,受灾人口数量从32.5亿上升至40.3亿,经济损失也从1.63万亿美元上升至2.97万亿美元。

极端气候导致的灾害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作为人类居住最为密集的城市,其气候脆弱性日益引发关注。如何未雨绸缪,更精细地治理城市?这本“天气账”,颇费思量。

将适应气候变化的理念贯穿城市发展规划进程中,当下主流的理念是“韧性城市”,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充分考虑各类安全风险,采取趋利避害的有效适应行动,在生命线工程、城市空间和运营治理等各方面加以完善,建成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有弹性、有维持力、有恢复力、有转型力的城市。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城市管理方不得不面对三个共性问题。

一是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例如,经常被提及的超过百年的防灾标准,在极端气候状态下往往没有意义。其中的原因在于:如果要制定一个300年安全标准,必须有千年的数据。可即使掌握了后者,那“千年”却是过去的千年,在此期间工业文明对地球的影响并不剧烈。

而如今城市需要应对的是由工业文明引发的巨变情境,这样一来,传统城市安全设计中经常使用的承载力公式在面临极端气候等新的不确定性时就失效了。

二是新技术或错误导向。信息技术爆炸式发展的时代,人们对新科技的迷思和盲目应用往往反而将城市变得更脆弱,更易在危机中崩溃失效。

此前一家信息科技巨头企业曾在美国芝加哥市推出了一个“城市大脑”项目——把芝加哥运行过程简化成1600个方程式进行运算,希望以此完成科学规划及精密运行,更好地保护城市。然而一座大型城市的实际运行岂是1600个方程式可以容纳的。实践结果证明这种集中算法式的“城市大脑”毫无用处。有意思的是,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家企业卷土重来,在美国波特兰市重启“城市大脑”,这次是用6000个方程式对城市进行模拟运算,结果再次失败。

三是把握“冗余”的分寸。现代人类不可能拥有2000年尺度的精密大数据,所以城市生命线的设计中都必须有足够的冗余量。这些冗余平时看似多余,在灾害发生时却能发挥巨大的应急救助功能。微观冗余越多,主体自适应能力越强。如何在提升抗灾水平和控制成本之间取得平衡,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每个城市管理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市耗费资金专门建了不少可以浮动的水上建筑。该市大部分区域是低于海平面的,一旦千年一遇的暴风来袭,引发海水倒灌,这些建筑便可“水涨屋高”,成为市民的避灾场所。

城市各有创新

从“农业餐厅”到“阴影地图”

就任何一个大城市而言,防止极端气候带来的灾害,最直接的具体措施是强化生命线工程的韧性,主要涉及交通系统、供水、燃气供应、电力系统、排水系统、供暖系统、粮食和蔬菜等必需食品供应、污水处理、防疫、防震安全和地下管网等多方面。不少城市依据自身特点,各有创新。

在日本东京,由于人口高密度地段和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高度重合,为防止大规模水灾造成东京乃至日本社会经济活动完全瘫痪,日本政府与东京都政府于2020年共同编制《建设抗灾首都——东京》,提出“广域避难”概念,通过强化防灾设施、提升居民及企业意识等方面举措,在洪涝灾害发生时保障民众生命安全及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

其中,建设“平灾并用”的多功能高地城市,尤为引人关注。东京希望通过一系列“高地城市”的建设,保证超标准大规模洪水侵袭下城市平稳运行。

例如,建设高台公园,平时提供滨河宽敞绿地,但在灾害影响到城市生命线时,也能提供满足最基本生活水平的避难空间。考虑到一旦发生设施无法抵御的大规模洪水,东京市内海拔为0的区域可能发生持续2周以上的大范围淹没,因此东京在沿河地带配合土地区划项目修建高规格堤防,在洪涝淹没时可作为紧急避难高地,平时则用作优质的城市开放空间。

哥本哈根位于丹麦西兰岛东部,东临厄勒海峡,面临的最主要气候威胁是暴雨。2012年,哥本哈根市发布《哥本哈根暴雨管理规划》,对暴雨风险进行了详尽、科学的规划管理。

其总体策略是:第一,以地理和城市信息数据为基础,科学评估城市不同区域内涝风险;第二,从宏观层面规划出哥本哈根市“五指”形态排水系统;第三,综合规划城市蓄涝湖区、防涝街道以及绿色储水道路;第四,全面改造城市的绿地、花园、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发挥其对雨水的有组织排放、存蓄、净化功能;第五,建设新型街区,提前规划“通行路段”和“涝水淹没区”,同时利用城市区域高差,在高地势滞留雨水,低洼区加强排水路径管理。

与此同时,哥本哈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还有很多其他举措,如循环经济、城市农业等,目前该市已成为一个“农业餐厅”,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有市民种植的有机蔬菜、花卉和药材,被认为是欧洲最“绿色”的城市。

哥本哈根市的暴雨管理规划措施与城市农业、循环经济等多种气候适应措施有机结合,成为这里人文、经济发展的全新增长点。

城市高温灾害是指城市中长时间处于气温过高状态,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和生物生理机制产生影响的一种气象灾害。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区域下垫面类型,导致地表储存更多的热量,加之人为热排放增加,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显著,城市极端高温屡创新高,高温日数明显增加,城市高温灾害愈加剧烈。

为提高城市适应高温灾害的能力,许多国家、地区的政府机构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2011年,英国伦敦发布了《城市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管理风险和增强韧性》,将适应计划分为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层次,降低灾害发生前、灾害发生过程中和灾害发生后各阶段的负面影响。

在应对城市高温方面,伦敦的具体措施包括:创建气象观测网络,识别高温风险区域;增加城市绿化覆盖,增强市区热量处理容量;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热排放等。伦敦的高温适应策略充分考虑了从灾害开始前预防到灾害结束后恢复所涉及的诸多规则与技术手段,为应对高温灾害设计了较为完备的方案。

自2022年以来,西班牙巴塞罗那正不断完善其气候避难场所网络,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发布给公众。萨拉戈萨市的公共游泳池票价在4—4.7欧元,但在极端气温下,当地市政府的居民保护计划就会启动,泳池票价自动减半。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萨拉戈萨市还利用空间数据平台向全市居民提供街道乘凉地点指南,同时发布不同建筑物在特定日期和时间的阴影位置,以帮助人们合理规划出行路线等。这份动态更新的“阴影地图”帮了游客们大忙。

除西班牙外,世界其他国家也因地制宜,探索和践行了其他多样化高温应对措施。

荷兰鹿特丹市一直面临着极端降雨和高温的双重侵袭,为此,该市正在居民社区大力推行“绿色屋顶”计划。“绿色屋顶”不仅能帮助建筑物保温隔热,还能有效集蓄雨水,提升城市生态韧性。

与此同时,法国正在推行“凉岛计划”,目标是令行人步行7分钟就能找到一个纳凉降温的场所。(记者 彭德倩)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