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完善“适小”服务,书写城市之“大”

2024-01-22 15:57:28 来源:广州日报 -标准+

广州,一座流量之城。“流量”二字不仅点明常住人口规模之大,也指向流动人口高度聚集的现实。随迁子女又被称为“流动儿童”,是广州人口流量中的重要组成。有人说,对陌生人的善意,就是一座城市最浓的“人情味”。对流动儿童来说,更是如此。

友好、包容是广州这座超大城市的精神特质。如何对待随迁子女?服务能力好不好?考验着一座城市的治理精度,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民生温度。现实中,随迁子女这一流动群体仍面临不少“成长的烦恼”,比如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公共服务覆盖不足等。这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对随迁家庭在城市扎根兴业带来困扰。对广州来说,在人才竞争日益加剧的语境下,全方位打好服务牌至关重要。城市留人也要留心,而提升流动儿童服务能力正是城市留人留心之举。

如此看来,守护随迁子女健康成长,不仅是一道情感题,也是一道发展题。持续擦亮儿童友好城市的温暖底色,对于提升城市引力、厚植人才优势、增强发展后劲意义重大。那么,如何把随迁子女服务好?

要把视野拉宽。需要厘清的是,随迁子女不是包袱是财富。拿广州来说,在家庭化流动趋势下,从最初的“广漂”到成为“新广州人”,而后一代代扎根成为“老广州人”,这样的情况在今天愈加普遍。如此,再乘以时间变量,人口流量中蕴藏着城市的人才增量、发展能量。

要下功夫做实。如何盘活社会资源,填补面向流动儿童群体的服务缺口,是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课题。功夫下在哪里?概括来说,就是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提升政策精准性、措施有效性。对此,郑子殷委员在提案中提出的一系列具体建议具有启示意义——把问题找准,把切口落细,把对策谋实。譬如,针对家庭关爱支持不足的问题,要抓住有效赋能家长这个关键。再如,针对社区服务活动“供不应求”的问题,要结合人口结构情况,积极盘活闲置场地资源,引入多方专业社会资源,为来穗儿童提供多元化服务。

儿童是城市的未来。让城市环境更“适小”,用温暖书写超大城市之“大”,更好地把人口流量变为发展增量,为广州现代化建设汇聚更大力量。(张冬梅)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