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同心护生态 协力保水质

2023-11-06 16:20:32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标准+

十堰市郧西县天河口沙坝附近天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北京市水务局供图

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进京9周年。自2014年12月27日南水正式进京以来,南水北调入京水量已累计超过92亿立方米,其中近七成用于市民生产生活,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00万。

千里之外,湖北省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9年来,随着一批批水源地民生项目落地实施,一位位水利工作者互通往来、交流学习,北京、十堰两地同心协力保水质、护生态,共同绘就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情谊长存的动人画卷。

“不让一滴污水直排入库”

青山苍翠,江水湛蓝,秋日的十堰,充满诗情画意。

茅箭区泗河流域下游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净化厂内,碗口粗的水管一字排开,一根根水柱从水管的细孔中喷射而出,远远看去,好像一个个小型喷泉。

“这是一个人工快渗池,经过河砂过滤后,把干净的水汇入泗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泗河流域所有的生活污水首先经过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之后进入这座尾水净化厂进行二次“加工”,达标后才能排放入河,“现在我们的出水可以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日处理能力达6万吨。”

十堰号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多,山上的支沟也多,一条支沟就是一条小流域,这些小流域的治理都与“南水北调”息息相关。近年来,十堰通过建立小流域支沟分片包干治理机制,实行一河一策、一沟一策,对汉江支流神定河、泗河等重点河流进行治理,建成清污分流管网1600多公里,城乡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2000多座,实行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分别处理,以确保流入丹江口水库的每一条支沟都水质达标。

入库水质得到保证,库区监管也至关重要。“我们在北京水利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就丹江口水库水质保护专门建设了一套监管系统。”丹江口市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昆说,这套系统涉及水质监测、卫星遥感、防入侵等8个子系统,对丹江口水库流域基本实现“海、陆、空”24小时实时监测与管控,织密库区人防、技防、物防“天罗地网”,确保“不让一滴污水直排入库”。

保水护水成为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乘车经过郧阳汉江公路大桥,可以看到一条条生态带沿河挺立,为保障汉江入丹江口水库水质构筑起一道生态长廊。

“我们这里以前有造纸厂、化工厂、钢铁铸造厂,对面山上还有非金属矿厂,是老百姓收入的主要来源。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不仅关停、迁移了近百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对裸露的山体和汉江两岸1公里以内进行了生态修复,建设并改造了一大批生态公园,形成生态长廊,保护水质。”郧阳区茶店镇干部丁玉璋说。

在丹江口水库周边,当地村民曾世代以捕鱼为生。随着库区生态地位的日益凸显,渔民们纷纷选择去远离库岸线的山上承包果园或发展生态旅游,积极推进库区产业转型升级。还有很多村民自发转为护水志愿者或民间“保水员”,参与库区保水护水工作。“我们几乎天天都去附近巡河,一发现有违规钓鱼、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就及时劝阻。”丹江口市计家沟村护水员王淑华说,保水护水已成为当地老百姓刻在骨子里的信念,“看着天天生活的家园变得这么干净漂亮,我们自己也发自内心地高兴。”

用好南水是对水源地最好的回馈

“南水来之不易,点滴都要珍惜。”饮水思源,作为受水区的北京,珍惜、用好每一滴南水,是对水源地人民最好的回馈。

当前,南水已成为北京市民生产生活的主力水源。“在90多亿立方米的进京江水中,有近7成都用于了生产生活,其余主要存补于本市密云水库、密怀顺地下水源地等,提高首都水资源战略安全的‘韧性’。”北京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处副处长张少焱介绍,南水进京后,大大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切实增加了全市水资源总量,提高了城市供水的安全保障,地表、地下水资源协同修复也持续向好发展。

与此同时,多年来北京持续深入做好节水工作。“我们通过在全市开展节水行动,巩固并提升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平,完成《北京市节水条例》立法,逐步建立起‘取供用排和循环利用’全社会、全行业、全过程节水体系,用水效率显著提升。”北京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张欣欣介绍,据统计,2022年北京市以占全国0.67%的用水量养育了1.55%的人口,创造了3.44%的GDP,主要节水指标持续保持全国第一。其中,人均综合用水量下降到183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57.88%,全市16个区率先全部建成节水型区。工业、农业、公共服务、园林绿化等重点领域节水成效明显。

“今年,全市党政机关还将全面建成节水型单位,重点高耗水企业全部建成节水型企业,节水型高校创建率达到70%以上。”张欣欣说。(记者 王天淇 通讯员 郭媛媛)


编辑:周洁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