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润物细无声中,提升老百姓生活品质

2023-08-07 15:36:13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
-标准+

半淞园路街道志愿者教授老人如何使用云上养老合作社小程序 资料图片


数字化治理“加持”下,山北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海沙尔 摄

一道无声的门磁、一位无处不在的伙伴、一家“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在黄浦区,数字化技术正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市民生活更便利、城市管理更精细,在润物细无声中,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城市数字化转型从来不抛下任何一个人。在黄浦区搭建的“云端”,大数据编织起了一张“网”,托举起年轻人,也托举起很多对数字化技术不那么“敏感”的老年人。向前发展与向后关怀共生,精细与温情并存。在黄浦区,数字化技术服务于每位市民,帮助他们找到舒适的生活节奏。

山北小区:最小管理单元“把脉”社区微体征

最近,外滩街道87岁的独居老人王阿婆有点期待,她家住的山北小区即将“上新”——小区内部道路上,增设了新的监控摄像头,搭载的智能摔跤检测及报警功能,会让小区里的老人小孩玩得更舒心;居民楼道公共区域里,烟感、燃气、温湿度、水压等物联网感知设备一应俱全,不管是楼宇内的哪个角落出现异常情况,都能立即精准定位,专人上门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再精细推进到王阿婆自己家,入户大门上安装了新的门磁,大门左侧自来水公司的水表后面,全新的智能用水检测装置也已装备妥当。

今年4月起,外滩街道城运中心将“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模式引入山北小区,试点建设“智慧小区”,不久后就将正式投入使用,通过信息化手段与人工智能技术为街区内特殊人群关怀及日常管理提供多元服务与保障。

数字孪生延伸社区感知触角

山北小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位于苏州河滨水空间、南京路步行街这两大城市级公共空间之间。这里老年群体多,老龄化程度高,两重“老龄化”叠加,让特殊人群的小区关怀成为提升社区精细化管理及社区治理的关键着手点。

在“小区”这个城市最小治理单元内,大数据物联技术及数字孪生,让管理变得更精细。外滩街道城运中心工作人员徐雨努介绍,山北小区已完成物联网感知系统、AI视觉场景和最小管理单元大屏的搭建。其中,智能大屏汇聚了大部分关于数据的信息,方便实现“一键找人”。在大屏上,最关键的还是山北小区的“白模型”。徐雨努告诉记者,通过在小区内及楼栋内的公共空间安装物联网感知设备,对山北小区内所有事件、建筑、道路设施等进行建模,使其成为数字世界的虚拟映像,并能在静态建模基础上叠加多维实时动态数据,实现社区管理的实时预判、实时发现。

借助这些数据信息,街道、居委、物业等管理方得以从生命体的视角对小区内部设施及每一栋楼宇进行更直观的感知和管理,在问题显现后,也缩短了排查问题的链路及时间,解决问题变得更加高效。

徐雨努举例说,如果山北小区1号楼3楼的烟感系统发生报警,根据大屏“白模型”上对应该点位亮起的提示信号,相关管理人员能很快定位到小区楼栋内发生问题的具体位置,并及时上门处置。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白模型’,既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更高效地获取小区人员进出、消防隐患、特殊人员关怀等社区管理的动态要素情况,又提升最小单元管理的数据采集和问题发现能力,实现事件自动发现和自动上报,提高解决处置的效率。”

统一数字治理底座的搭建,汇聚起了各类物联网感知设备的数据,将全面延伸山北小区的感知触角,在“小区”这个城市最小治理单元内,实现管理单元连点成面。

大数据替“沉默”的老人说话

根据外滩街道前期的排摸调研数据,在山北小区,80岁以上的独居孤老家庭有10户10人,60岁以上及80岁以下的纯老家庭有54户共108人。目前,除在公共区域内统一安装物联网感知设备外,街道城运中心在居民自愿的基础上,对小区内的高龄孤老、纯老家庭提供了更细化的入户管理设备安装,包括门磁及智能用水检测。

这两个设备不大,装在入户门及水表后甚至有些“不起眼”;但关键时能“救命”。对独居老人、纯老家庭来说,实时更新的智能用水检测是正常居家生活的信号。如,万一老人在家跌倒、昏迷后长时间没有用水,又或是洗澡时突发疾病晕厥导致短时内用水量激增,反映在智能用水检测的事实数据上的异常能够帮助这些“沉默”的老人发声,成为他们向居委会和街道求助的信号。

徐雨努告诉记者,碍于有限的人手,居委会要实现对小区内高龄独居孤寡老人实现日常全方位的管理照顾存在客观上的困难,但通过门磁及智能用水检测传输回来的数据,能够辅助居委干部更有针对性地对有需要的老人进行关怀,避免意外的发生。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虽说是入户管理,但相关设备还是安装在户外的。“老人们不会有‘被监视’的感觉而过度排斥,在保持边界感的同时便于居委会更好地掌握老人们的居家安全状况。”徐雨努说。

掌上小程序,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日前,进入半淞园路街道官方公众号,点击“智慧养老”一栏,68岁的张老伯轻车熟路地进到“半淞园养老合作社”,他在首页上“食”的板块里找到送餐上门,没过多久,一份由社区长者食堂提供的午餐就已送到门外,冒着腾腾热气。外面的日头火辣辣的,但这种操作只需要在家里的空调间里动动手指,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张老伯觉得生活便利不少。

自2020年起,半淞园路街道启用了“云上养老合作社”信息平台,平台紧扣社区老年人急难愁盼的问题,以实现“床边有照护、桌边有食惠、身边有帮扶、周边有布点、手边有响应”为目标的黄浦区“五边形”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发展,今年还将着力开展“云上养老合作社”2.0版升级研发,目前已经确立了“医、食、助、兴”四大板块,以数字化智慧治理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像张老伯这样家住半淞园路街道的长者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数字福利正为他们带去触手可及的生活便利。

云端服务不断延伸

记者从半淞园路街道了解到,自2020年开发启用以来,云上养老平台围绕“医食助兴”四大板块,不断拓展内涵、丰富场景,3年来,远程医疗、配药到家、订餐配送、辅具租赁、线上课堂、健康监测等功能日益丰富。

比如,前不久,云上养老平台的“医”板块新增了长者在线上与医生面对面诊疗的功能。在街道“西凌乐荟苑”云上养老合作社线下响应中心里,居民孙先生成为首位体验到养老新玩法的市民。通过小程序里的专属预约通道,孙先生很快就在电脑端连线上了他的专属医生,两人在视频里面对面详细交流了病情。事后,孙先生的反馈十分积极:“感觉跟我去医院看病差不多,还更方便,省去了我去医院排队挂号的时间。”

在“助”板块里,小程序还能辅助建立老人健康状况每日监测机制,一旦日常数据出现异常会即时启动预警机制,确保老年人发生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获得响应。同时,“兴”板块还打通了街道老年大学的课程资源,为长者提供多方位的数字教育,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好用的功能吸引了更多的长者加入云上养老。从数据上看,“云上养老合作社”在街道长者们之间的讨论热度很高。半淞园路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沙国新告诉记者,目前,该平台的注册人数已达2.8万人次,根据最新的人口数据统计,半淞园路街道65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在2.7万人左右。“通过口耳相传,不少其他街道的长者看到了这款小程序带来的便利,纷纷都来注册。”

整合社会多方力量

对于密度高、开发早、基本定型的半淞园路街道,助餐需求曾仅靠一家社区食堂,在数量上、距离上都不能完全满足,这一度成为困扰社区老人及街道的难题。

从社区形态上看,半淞园路街道具有人口密度高、小区类型多、设施定型早、配套服务资源较丰富的特点,使得社区养老服务面临服务布点零星分散。基于这样的形式,开辟线上服务空间,以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多方参与,成了优化社区养老服务的新思路。

因此,半淞园路街道以打造“云上养老合作社”服务平台为契机,开拓了社会多方参与社区为老助餐的思路与可能,主动向多家有良好信誉的餐饮单位抛出了“橄榄枝”。在两年多来的实践下,实现了从社区食堂单打独斗的模式到“社区食堂、社区单位、老字号、小餐饮”和谐合作的新业态,为老人助餐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目前,云上养老平台分布图上,社区助餐点已达到10家,在位置上基本确保距离每个居民区步行10分钟以内,以便老人们到达,令助餐服务的覆盖面更广泛精细。同时,通过云上养老平台去社区食堂消费,还可以享受一定的助餐折扣,便民的同时更加优惠。

此外,伴随云上养老服务升级至2.0版,“社区食堂赋能计划”也已在实施进程中,将推动云上养老平台与外卖专业企业合作建立“淞园惠老爱心小哥”服务队,使“云上订餐安心配送”常态化规范化实施,同时还引入“光明村”等老字号品牌入驻社区食堂,打造成规模、多样态的助餐联盟。

种种细节,用心用情。半淞园路街道希望通过云上养老平台小程序串联起老人们日常养老的方方面面,用数字化的手段将社区打造成“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基于数据治理赋能服务,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照护康养环境。

数字伙伴陪伴,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周五正午,65岁的黄阿婆推开黄浦区外滩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大门,“蓝马甲”志愿者乔珠凤迎上来:“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

然而,这位满头大汗的阿婆并不是专门赶来办业务的,而是去对面的牙科医院看病。她告诉乔珠凤,孩子在手机上帮她预约了挂号,眼看时间就快到了,自己这会儿却怎么也找不到相关App里面的预约凭证,忧愁无奈,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希望走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乔珠凤很快就帮她顺利解决了问题。“还好有你们,不然我还真拿这个手机没办法。”黄阿婆说道。

黄阿婆不是第一个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问询其他事务的人。成为“蓝马甲”志愿者,在乔珠凤3年多“数字伙伴”的生涯中,她遇到过很多像这样被困在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老人前来求助。

7月12日,上海“数字伙伴计划”主题活动暨黄浦区外滩街道“数字伙伴随身陪”场景试点建设工作启动会召开。记者获悉,今年,上海将持续推进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重点选择外滩街道等5个街道,试点推进15分钟“数字伙伴随身陪”场景建设,在有条件的站点引入数字学习体验资源,实现“弥合数字鸿沟”工作向“家门口”延伸。

让数字化友好服务全人群

乔珠凤所在的外滩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就是首批“数字伙伴随身陪”试点场景的落地。在服务中心大厅里,像乔珠凤这样的“蓝马甲”志愿者还有两位,他们负责接待、答疑解惑,帮助老人判断所要办理的业务属于什么分支,成为向前来办理相关业务的老人们伸出的第一把手。不过,老人们的需求跟他们面临的挑战并不止于此。

乔珠凤告诉记者,如今,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及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建设的背景下,市民已基本实现线上办理“网上好办、掌上速办、家门口当场办”,线下办事“进一个门、取一个号、一窗办成”。在社区事务办理方面,“一网通办”就能够基本满足绝大多数市民的诉求。

然而,对于本就玩不转手机的老年人来说,更丰富高阶的数字化服务,有时意味着更复杂的操作及难寻的入口。如,不少老人对“随申办”的概念定义依然停留在出示“随申码”,对其他更多元、广泛的功能知之甚少。

有时,这会成为新的困扰。乔珠凤说,不少老人来办业务可能忘带身份证或其他资料,按照他们以往的认知,只能回去取,费时费力。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一网通办”里,像身份证、社保卡这类信息其实可以线上关联,而很多业务也同样能在手机里面直接解决,无须线下来回奔波。“遇到有困难的老人,我们的‘数字伙伴’就会发挥作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内的志愿者、柜台工作人员会手把手指导他们进行操作,教会他们使用‘一网通办’里面的数字化功能。”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主任陈一飞说。

针对残障人士及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群体等,在服务中心大厅里“一网通办”的体验区,同样能帮助他们用数字化的手段更高效地完成所需业务。陈一飞介绍,在志愿者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市民仅需在体验区刷一下身份证,就能解锁“一网通办”上的所有服务。“不仅降低了‘一网通办’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又能尽可能避免市民把时间精力浪费在‘找不到路’‘摸不着门’上。”

数字冲浪课程助力老人玩转互联网

根据“数字伙伴计划·微站点”申报要求,数字伙伴站点实行一至三级分级建设,以二级站点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为例,在实现为老人定点咨询、答疑帮办的同时,还要能开展数字技能教学活动。而在三级站点外滩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在兼具以上两种功能同时,还能提供相对集中的“为老服务一键通”场景终端产品展示区域。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使老年人能更加便捷地接受数字教育,外滩街道在辖区全覆盖开展了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专项行动,就近向老年人提供数字教育课程、资源,更好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城市数字化发展成果。

“数字冲浪”课目表中,“导航”“购票”“网购”“摄影剪辑”“短视频制作”等课程赫然在列。记者了解到,这些课程在老年群体中广受欢迎,课程名额时常供不应求。

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是“摄影剪辑”课。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课堂上,专业摄影师为老年人拍摄照片,志愿者教师手把手指导老年人学习扫码下载、手机摄影等实用技能。面对这些新奇的技能,老年人展现了非常高的热情及强烈的学习欲望。课后,该工作人员发现,老人们朋友圈的照片发得更勤了,还拍起了带着炫酷特效的小视频。

在陈一飞看来,在外滩街道,“数字伙伴”的存在是多维多面的。他们既可以是在服务中心的“蓝马甲”、柜台后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块智能的“一网通办”体验区、一堂课、一位教授老年人玩转互联网的志愿者老师……这些伙伴们深入在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市民满足数字应急需求、学习提升需求和品质需求,多年来,“数字伙伴”们一直在共同完成一个目标:弥合数字鸿沟,不让老人等特殊人群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掉队。(见习记者 沈思怡)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