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再给“公话亭”一次机会

2022-11-03 16:36:30 来源:银川晚报 -标准+

近日,多个“数字公话亭”落地上海。这种基于老旧公话亭数字化改造的“数字公话亭”,如今实现了预约就医、预约叫车、3分钟免费通话等多项服务,将成为城市数字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公用电话亭的确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加以改造仍然可以发挥服务民生的作用。有效盘活类似的公共资源,应该是城市管理可以借鉴的举措之一。

在移动电话尚未普及的年代,公共电话亭发挥了实时通信的重要作用。伴随着通讯技术升级、手机普及率不断提高,现在它们失去了作用,很多城市甚至已经不见了公共电话亭的踪影,也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上海市将这些闲置的公共电话亭,在新时代赋予了新功能,再次让它们在市民的生活中发挥作用,难能可贵。

这种做法的背后,是有效利用城市现有存量资源的体现。截至2020年,上海市区仍存有公话亭约5000座,拆掉固然简单,但势必造成浪费。利用现代化技术加以改造,增添更多服务功能,反倒能成为街头巷尾服务民生的有效载体。这样的做法体现了城市治理全新的思路。

运用数字技术,让这些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公共设施,加入互联网的要素,成为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迭代推进的过程。如果每开展一项新的工作,都要重新投入数字基础设施,势必会造成返工和浪费。利用现有城市公共资源,加上技术赋能,增加了全新的互联网场景,既能补充广大市民智能化生活的需要,还能成为智慧城市推进的一部分。

上海能够重新让闲置电话亭发挥作用,这个思路值得借鉴。对于像银川这样已经没有公共电话亭的城市,依然可以借鉴,运用全新的技术,将类似的报刊亭、公交站点、闲置门房等存量公共资源加以利用,将更多、更接地气的应用,放到这些空间里,完全可以成为既实用又美观的城市名片。(记者 周志翔)

编辑:陈计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