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小处着眼盘活城市公共资源

2022-11-02 16:00:05 来源:云南日报 -标准+

一键叫车、手机充电、3分钟免费通话……进入10月,在上海的街头,一个被人们逐渐遗忘的“街道老朋友”,悄无声息地完成华丽的蜕变,吸引了无数行人的好奇目光,让大家驻足观看、体验打卡,这就是曾经陪伴过一代代人成长的公用电话亭。

公用电话亭在30年前开始进入城市大街小巷,风靡了一个时代,但在进入移动通信时代之后,很多城市的公用电话亭似乎一夜之间就遭到了冷落,变成了历史记忆。不少城市的街头电话亭,或是被拆除,或长期无人维护。

但要看到,街头电话亭承担着免费拨打110、119等紧急电话的作用,当有人需要时,比如在没有零钱、手机没电等情况下,能够起到“救急”的作用。另外,通过对街头电话亭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还能让电话亭发挥出更多积极作用。比如上海几年前就做过各种尝试,将电话亭改造成“悦读亭”,放入实体书或电子书等,将街头电话亭变成5G小微基站,将电话亭变成公共信息服务亭。国外一些城市的做法也值得借鉴,比如有的电话亭被改造成最小图书馆,还有的放置自动除颤仪,或是试水成为WiFi自助服务终端,还有的放置了ATM自动取款机等等。

电话亭在上海成了“数字公话亭”,而且需求火爆,收到了良好效果,证实了这一服务的可行性;电话亭变“数字公话亭”也进一步拓展了电话亭的公共服务功能,能够更好盘活闲置的公共资源。

上海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对电话亭进行改造升级,而不是“一弃了之”“一拆了之”,体现的是城市管理的智慧与精细化治理水平。这样的公共服务再多一些,城市公共资源才能得到善用,更好利民惠民,让城市变得更加温暖宜居。(戴先任

编辑:陈计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