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居民公约破陋习 移风易俗聚合力

2022-10-26 16:37:55 来源:江海晚报 -标准+

“居民公约出新举,垃圾分类最重要。厨余垃圾包扎好,投入绿桶要记牢……”这是在崇川区城东街道范围内广为流传的居民公约版“顺口溜”。

全文只有240个字的“小公约”,涵盖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约定良俗、社会道德等文明新风尚的各个方面。如今,城东街道70个网格的居民对公约内容已烂熟于心,而居民公约给街道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带来的变化是惊喜的。

相约文明祭扫,

云端寄情真时尚

清明节、中元节去公墓祭奠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扫墓的过程中追思先祖,慎终追远,成为中国人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在城东街道,线上“云”祭扫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

“云端线上来祭扫,没烟没火也尽孝。”近年来,城东街道大力推进云端祭扫宣传推广,充分利用辖区智能音箱、小喇叭循环播放朗朗上口的居民公约,让辖区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自觉移风易俗。

“原来每年到了中元节的时候,好多居民都要在小区里面烧纸,污染环境不说安全隐患还不小,现在网上祭扫宣传开了,烧纸的现象也少多了。当然,对剩余的一些坚持传统祭扫方式的居民,我们也为他们准备了铁质的‘聚宝盆’并指定地点,尽可能地减少污染和安全隐患。”板桥社区党委书记郁卫介绍说。

相约文明养犬,

牵绳遛狗不慌张

“维护小区好面貌,遛狗牵绳要记好。”这句居民公约已深入人心。

为切实做好文明养犬宣传工作、有效提升小区文明程度,德民社区干部们在小区的主要出入口和小区内主干道醒目的地方,张贴文明养犬宣传海报及居民公约,确保宣传氛围浓厚且全面。同时考虑到德民广场上每天散步遛狗的人比较多,社区在德民广场也做了布置,强化宣传氛围。此外,社区还召集物业和业委会负责人就文明养犬工作开展联席会议,实现力量进一步汇聚。

“我们还把‘崇川区老来乐老年服务中心’‘德馨诗社’等社会组织充分发动起来,让居民公约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广。”德民社区党务书记王卓君介绍说。

相约文明生活,

志愿服务做榜样

“美丽街居风景好,和谐共治心向阳”是东大街社区居民公约的重要表述,社区通过居民公约凝聚起“我爱我楼”的和谐共治力量,营造起“人人讲文明,个个当榜样”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东大街社区辖区内东苑小区是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老小区,停车难、乱涂写、乱种植、线路私拉乱接等问题严重。近年来,东大街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居民公约体系建设为抓手,充分挖掘各类人才,通过整合现有服务力量,实施“我爱我楼”门栋自管服务项目,与群众紧密相连,打造“有人情味”的小区治理新格局,并取得初步成效。

“如今的东苑小区一改往日的旧貌变得干净且有序了,小区居民争相参与‘我爱我楼’志愿服务活动,争做文明生活好榜样,这里边居民公约的约束作用功不可没。”东大街社区党委书记张秀梅表示。(通讯员 张朝晖)


编辑:陈计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