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实描述
数以亿计的个体工商户发挥着就业蓄水池、社会稳定器、共同富裕生力军的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基本盘的底气和韧性所在,为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奠定了微观基础。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总量已达1.11亿,占市场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带动就业近3亿人,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2年10月25日,国务院在原《个体工商户条例》基础上修订发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已于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39条,明确了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重要作用,确定了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基本原则,规定了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工作机制、职责分工和主要任务,从整体上对个体工商户发展进行了谋划和安排。
《条例》突出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经济健康发展”“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的监督、管理”,体现放管结合、并重的要求。
《条例》的第四条提出了个体工商户的地位、作用和促进发展的主旨,既是对个体工商户的定位,又是对《条例》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主题的明确。第四条第一款明确了“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一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神。同时高度概括了个体工商户的重要作用,即“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业创新、方便群众生活”,为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提供了依据。第二款强调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对个体工商户发展坚持“积极扶持、加强引导、依法规范”的原则。
2021年8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牵头,11个部门参加的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条例》的制定和施行,将这一制度上升到法规层面,并明确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作为牵头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条例》规定国务院各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研究制定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措施。《条例》还首次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地方党委和政府更加重视个体工商户发展、从长远考虑个体工商户与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治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