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根治网络暴力需要重视数字伦理建设
发布时间:2022-11-30 17:52 星期三
来源:法治参考

  本刊记者 徐明皎

  近日,一则中学老师上网课遭遇“网课爆破”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该老师的直播课上混入不少故意捣乱的账号,恶意刷屏、威胁甚至辱骂老师。课后不久,这位老师就不幸离世。

  梳理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记者发现,网络暴力造成恶劣后果的情况不在少数。针对网络暴力,网信办等部门已多次进行专项治理,网络平台也相继采取措施协同治理,但网暴仍未止歇。

  有研究者指出,治理网暴,除了相关机构和平台共同治理,还需要提高网民的道德认知能力,塑造公民数字伦理。

  网暴事件频发

  在一些研究者看来,“网课爆破”就是一种网络暴力,不仅侵犯当事人的民事权益,还可能涉嫌犯罪。

  何谓网络暴力,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喻国明曾指出,网络暴力不是一个法律上的用语,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表达。“它更准确的含义是网络的传播操作所造成的侵权”,喻国明表示,这种侵权主要是指对受害人的名誉、隐私及生理心理的压迫威胁造成的,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相应的损害。

  一位网络舆论研究者统计自己的视频后发现,每达到200万点击量,就会收到100封网暴私信。大量网暴私信涌入,往往给受害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引发严重后果。

  2022年1月24日,寻亲少年刘学州留下遗书,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刘学州收养方亲属委托的律师透露,仅在他的微博私信中,截至1月18日,就有2000多条私信涉及“网暴”言论。这些言论触目惊心,文字或图片非常恶毒。

  2022年4月,因200元的打赏争议,上海一女士被肆意网暴。最终,该女士坠楼身亡。

  为何网暴事件频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与当下的传播机制有关。在社交媒体时代,短平快的表达方式让那些情绪化的内容更容易受到关注和转发。社交媒体平台的推荐机制则进一步推波助澜。目前几乎所有社交媒体的商业模式都是依靠流量带来广告收入,所以平台算法会特别青睐那些能带来流量的内容。

  “治理网络暴力,不仅涉及公民权益维护,也涉及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认为,网络暴力持续恶化网络生态,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网络暴力还会引发社会风险,加剧群体极化和意识形态割裂,扰乱现实社会公共秩序。

  在支振锋看来,网络暴力监管涉及监管部门、网络平台与网民以及MCN(即多频道网络 )机构等的复杂关系,治理需综合施策。

  建立协同治理机制

  华东政法大学科研院助理研究员王静介绍,目前,对网络暴力已经形成了以网信办部门为主、其他部门辅助的多头治理机制。

  2022年初,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其中重点整治的五个方面任务,排在首位的就是“网络暴力、散播谣言等问题”。2022年4月,中央网信办又启动“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主要聚焦网暴易发多发、社会影响力大的18家网站平台,要求这些网站平台通过建立完善监测识别、实时保护、干预处置、溯源追责、宣传曝光等措施开展全链条治理。

  治理网络暴力,平台责任重大,近些年的立法也强调了平台责任。在网络安全法中,网络平台主体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占整体责任条款近六成。

  据了解,为治理网暴,平台已实施各种处置机制。新浪微博采取了阶梯式处置方式,对参与账号、程度较轻的,采取限制功能、短期禁言等方式;对首发、多发、煽动发布网暴信息的账号,采取永久禁言、关闭账号等措施;对涉嫌违法犯罪的,配合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抖音从私信、评论、举报等多方面进行精准预防治理。

  2022年8月23日,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通过这几年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00多亿条,账号近14亿个,网络生态已明显优化。

  加强数字伦理建设

  据媒体报道,近期已有多地老师遭遇“网课爆破”。网络暴力仍以一定形式存在。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林爱珺认为,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发生,体现了网民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网络行为等方面的伦理偏差。她建议,明确网络道德规范、提高网民道德认知能力、强化网民道德责任担当。

  在王静看来,“塑造数字公民伦理才是治理网络暴力的‘釜底抽薪’之举”。王静认为,构建数字公民伦理,使网民成为尊重合法权利、肩负社会道义的网络公民。

  早在2006年4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就发布了《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王静表示,建立数字公民伦理还需落脚在具体的行为规范上。

  在哔哩哔哩平台,要想成功注册会员,须在规定时间内答对100道题中的至少60道,题目涉及网络规范、弹幕礼仪等。成为会员才可享受到更多的视频资源,拥有发弹幕等权利。王静建议,借鉴这一模式,建立数字公民伦理公约。伦理公约的答题部分包括仁爱原则、网络公民社会责任感、逻辑思维能力、平台发言基本规范以及所关注兴趣领域的知识储备。在她看来,这种做法不仅可以过滤掉相当一部分网络水军,还可以促进建立数字公民伦理,形成群体共同认可的价值和行为规范。

  塑造公民数字伦理,王静还建议传统媒体发挥榜样作用:在语言表达、图像选择方面,严格遵守新闻媒体的职业伦理规范,切忌追求流量至上,要尽可能作出冷静客观、有理有据、全面如实的新闻报道。



责任编辑:王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