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法治网专题>>
让相距千里的当事人从“天涯”变“咫尺”
东莞法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便民利民
发布时间:2022-11-08 07:33 星期二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 本报记者 章宁旦 本报通讯员 袁小燕

立案、送达、调解、庭审、执行全周期在线诉讼闭环,“互联网+诉讼”常态化运行,疫情防控期间实现诉讼服务不停摆、司法办案不松劲……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东莞市两级法院从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出发,通过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持续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实现了立案“不打烊”、审理“云端见”、执行“不掉线”,让掌上立案、家门口解纷成为可能,让相距千里的当事人从“天涯”变为“咫尺”,用更有温度的方式为民众司法诉讼增添便利。

经过十年发展,东莞法院的审判权力运行更加规范,诉讼服务更加精准高效,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护航经济发展更加有力。

立案:从拿号排队到网上提交

“我见证了网上立案从无到有,网上立案简直太方便了,再也不用提着行李箱跑来法院了。”作为一名入行15年的律师,戴勇亲历了这些年东莞法院立案方式的变化。

十年来诉讼服务的智慧变革,在便民立案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以前立案,当事人或者律师需要带着材料到法院来,先拿号排队,万一出现错漏或者是资料不齐全,可能就会白跑一趟。而现在,当事人或律师甚至不用来法院,在家用手机或电脑就能网上在线立案,十分便捷。

2017年至2021年,东莞法院完成网上立案59.5万件,“智慧送达”平台完成电子送达66.5万次,居全省法院前列。2022年上半年,网上立案88087件,网上立案率达95.5%。

为全面提升诉讼服务效率,东莞法院应用“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为当事人提供线上、掌上一网通办、一号通办的便利服务。东莞中级人民法院率先开通管辖权异议上诉案件绿色通道,全程线上办理,无纸化速裁,案件办理周期从1个月以上降到15天以内。开发E键“智慧送达”系统,文书制作、盖章、送达全流程网上办理。

东莞法院作为全省首批跨域立案改革试点单位,以“互联网服务+自助柜台服务”为依托,在全市范围率先实现网上跨域立案,当事人在全市任何一家法院、人民法庭都可以办理立案登记、材料转递。

十年来,东莞法院不断升级诉讼服务大厅,实现诉讼引导、信息查询、收转送达、纠纷分流、诉前调解、登记立案、速裁快审、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一条龙服务,努力做到“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

审判:在线调解网上开庭成常态

2019年以来,在东莞市委政法委统筹协调下,全市46个单位建立诉调对接工作联动机制,构建全市诉调对接“1+2+3”模式,即建立一个诉调对接中心和线上线下两个调解平台,专职调解、律师调解、特邀调解三大调解队伍。全市法院不断完善线上调解平台,将专职调解、律师调解、特邀调解等纳入同一平台管理,实现在线调解、在线立案、在线司法确认、电子送达一体化办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事人、调解员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参与调解,构建“互联网+社会治理”在线调解模式。

2021年5月,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联合东莞市保险行业协会成立了“保险纠纷一站式处理中心”。截至2022年9月,该中心运用“线上+线下”方式,成功调解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等4200余件。

“互联网+诉讼”已成为常态化运行。2017年至2021年,网上开庭1.8万次,向社会公开上网裁判文书67.7万篇,直播庭审7.9万场。

执行:查控拍卖领款网络全覆盖

在查控财产上,东莞中院在2012年就率先探索开通了全市法院“点对点”执行查控网,与公安、不动产登记中心、工商及各大银行等28家单位联动,建立协同“找人、查物、失信惩戒”联动机制,不断扩展网络查控功能和范围,全方位立体化的执行网络进一步织密。

在财产变现方面,早在2017年,就已在全市法院全面推行“互联网+司法拍卖”,提高财产变现效率,降低财产处置成本,并不断完善网上拍卖规则,努力实现财产变现价值最大化。目前网络司法拍卖已经实现全市法院、全部案件、全部待处置标的全覆盖。

执行款的管理和发放是执行工作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东莞两级法院全面落实“一案一账户”要求,切实提高执行案款的发放效率,使执行案款在阳光下运行;另外,东莞法院还试点推出“微信刷脸线上退款”“‘码’上领款”“就地确认领款”和“邮寄收款账户领款”等便民领款方式,畅通执行款领取的“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东莞法院2012年至2021年执行到位金额近1000亿元。2022年上半年,执结案件3.33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2.4亿元。在互联网时代,东莞法院借力网络和大数据,拓宽执行思路、创新执行手段、优化执行机制,打通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关卡,让执行工作走得更快、更稳、更远。

责任编辑: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