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让食品安全谣言无处遁形
发布时间:2022-10-31 17:00 星期一
来源:法治参考

  本刊记者 徐明皎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我国食品生产、食品监管“透明化”,食品安全水平大大提高。2017年以来,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总体合格率均保持在97%以上的高位水平,2021年抽检合格率达到97.3%。

  但同时,调研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疑虑仍未消除,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监督方面的参与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针对这一困境,相关学者表示,加强网络信息公开,打击网络谣言,有助于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食品安全类谣言占比较高

  近年来,我国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有效提升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水平。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疑虑并未消除。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公众可以借助网络便捷、自主地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但除了公众的正常参与,大量谣言也随之传播。

  据了解,食品安全处于网络谣言三大高发领域的第二位。疫情期间, 食品安全类谣言在百大网络谣言中占22%,食品安全类谣言始终占据网络谣言的较大比例。

  记者查询发现,在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的9月辟谣榜中,就有自来水被加大氯气注入量、添加高端食材的“网红”月饼具有保健功能、经常吃含酵母的食物容易得胃病等相关食品谣言上榜。

  江南大学商学院教授洪巍等人研究表明,食品安全网络谣言很多是由往年热点谣言“改编”而来。

  在洪巍等人看来,近年来我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频率较低,食品安全风险已由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转变为食品安全网络谣言对公众认知的误导以及引发食品安全恐慌等。“食品安全网络谣言引发的公众恐慌加重了社会层面的不信任感, 再加上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给政府公信力重建带来困难。”

  对此,洪巍等人建议,对人身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谣言要积极主动地采取辟谣措施。对企业来说,与其存在关联的食品安全事件,需要及时澄清;对公众来说,则需提升自身的食品安全素养。

  由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指导的中国食品辟谣网,发布权威辟谣信息和科普文章。

  记者注意到,该网站的公众知晓率并不高,在社交媒体的转发信息寥寥。另外,网站信息也未能及时更新,“权威辟谣”栏目最近的信息发布在2021年7月,最后一篇科普文章发布在今年8月底。

  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

  谣言盛行,与平台治理有关,也与公众与食品生产者、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关。公众未能从权威媒体获得有效信息,就会转而寻求自媒体。

  相关调查显示,行政主管机关利用率最高的政府门户网站在实践中为公众所信任和接受的程度并不高,仅占五成;相比之下,非官方渠道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却超过60%。

  据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有三类路径:一是行政主管部门利用政府或者部门的门户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官方途径主动公开相关信息。二是主管部门借助其他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等第三方媒体公开食品安全信息,以加大公众对信息的知晓范围。三是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在店堂等场所、网络经营主页面等公示相关信息。

  据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副教授杨晓波介绍,第一类路径的利用率最高,比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门户网站“通报通告”栏目中公开食品抽检信息,各级市场监管局通过微信公众号发送推文。“不过,除了市场监管部门自己的门户网站更新较快外,普遍存在信息更新滞后的问题。” 杨晓波表示。

  在杨晓波看来,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参与度过低,导致其在面临实际的食品安全风险时,会因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没有合理的心理预期,而出现强烈的不安全倾向。另一方面,政府主管机关在面对食品安全信息何时公开、如何公开、对谁公开等具体问题时,由于缺乏对社会公众真实预期的了解和把握,陷入了“吃力不讨好”的境地。

  建立平等对话机制

  “需要拓展公众参与平台,建立起双方之间的平等对话机制。”在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董新宇看来,在网络空间中,官话、套话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容易加深政府与公众之间的隔阂。

  董新宇建议,政府网站设计要人性化,便于公众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注意隐私保护和安全,给公众以良好的使用体验。同时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董新宇还建议政府建立常态化回应机制,及时快速地对公众在网络上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或意见作出回应。将公众网络参与纳入正式参与渠道中,从制度上充分肯定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公众网络参与的地位和作用,为公众网络参与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责任编辑:王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