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法治网专题>>
物权数字化打破思维定式
发布时间:2022-09-14 15:50 星期三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物权数字化是事关民生物权的一场突破,颠覆了“生产、生活、交易、投资”的传统思维逻辑。因此,打破思维定式,是迎接新赛道的前提。

思维定式(Thinking Set),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式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式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习惯思维定式:“久会而成习,久合而成惯,久应而成习惯思维。”“久”者,持续不断的。“会、合、应”运用操作的时机,内在根源。“会”者,同步相观;“合”者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应”者,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前两者为观察、学习阶段,后者为分析运用阶段。习惯,按惯而习,“惯”者,引起本能的兴趣,内在规律,“习”者,反复操作或运用,即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经常按这种行为方式进行问题思考,就会逐渐形成牢固的思维定式,深入到潜意识中并反过来支配自己的言行。

习惯思维定式,一般与个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由于它具有社会性、阶段性以及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成为指导人们个人行为方式的固有模式,然而,当时代需要变更创新、新旧交替时又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障碍。

“整买、整卖、整租、整赁”就是对物权的固化认识,是几千年来的传统思维定式和交易逻辑。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今天,在“共有物权”法律锚定的今天,“整买、整卖、整租、整赁”传统思维定式被彻底打破,基于此“生产、生活、交易、投资”的传统思维逻辑也被彻底颠覆。

所以,将物权进行数字化管理,将资源按份额数共享的“大时代”来了。以“特色小镇”的业态为例。

【特色小镇 • 兴起】

据公开数据显示:特色小镇的数目已经升至3000多个,其中既有属住建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批准的小镇,也有各省政府自行批准的省级特色小镇,还有大量由企业主导操作的小镇。

【特色小镇 • 发展】

目前已经有众多知名房地产企业纷纷与小镇签约,签约数目高达数百个。这将使得特色小镇趋向于“房地产化”。房地产企业做特色小镇,可能在小镇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既往经验的支撑,但未必能够透彻地理解和把握住当地小镇的“特色内涵”。而且特色小镇的健康存续需要持重长久的运营能力,对运营者在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认知要求。部分房地产企业未必具有平衡企业逐利和生态健康两者关系的能力,更何况长期运营的耐心。

一些房地产企业如此青睐特色小镇的原因在于特殊的土地获得方式。特色小镇的土地获取不需要经过“招拍挂”,这大大减少了地产商获得土地的成本,因此不排除个别房地产企业把签约特色小镇当成了新增土地储备的新途径。一旦这种地产企业开发特色小镇的趋势形成,就会造成地价上涨、租金哄抬,最终会把特色小镇里的真正特色产业排挤出去。

【特色小镇 • 结果】

“前些年的风口理论”席卷了“特色小镇”,殊不知处于风口的猪飞起来了。

至此,一哄而起的特色小镇,现在是这个样子:

1.大量烂尾堆积:特色粗放式的推广,尤其是企业主导和房地产企业开发主导的特色小镇,已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带来大量特色小镇建设的烂尾现象,浪费了各种不必要的生产要素。

2.特色小镇闲置:很多特色小镇建成后成了“鬼镇”,一方面是地产型开发模式,忽悠业主投资却没有长期经营的想法,赚了就跑;另一方面不是地产型的,以长期经营获利,资金链断裂,无法维持。无论以上哪一种模式小镇,一个最大的现实是:特色小镇无特色、无吸引力、无资金、无经营、无服务。“五无”最终导致“无客流”,无客流又反过来加重了“五无”现象,走入绝境,形成了闲置。

【特色小镇 • 病理成因】

特色小镇陷入以上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顶层设计、价值塑造、资源嫁接”,形成了“拍脑门决策、拍胸脯担保、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小镇”;缺少逆向思维,比如没有弄清楚“先解决什么人会来?为什么会来?再解决如何销售?销售给谁?最后解决如何建设?”等问题。

【特色小镇 • 解困方案】

面对数以千计的陷入困境的特色小镇,数以千亿计的物权资产,如何助推昔日的特色小镇走出现实的发展困境?如何盘活小镇物权资产?我们依托物权数字化所具有的动能,能很好地为其分析症结并提供解决方法之一二。

援引“特色小镇”的案例,说明“物权数字化”能为相关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反过来说,数字化形成的生产力,在即将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将大有用武之地。请看有关数字化促进乡村振兴的相关报道。

“数字化生产力”促进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概念,而是渗透在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通信技术使现代城市和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灵活、敏捷、高效和智慧。而数字乡村是伴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乡村振兴的“五维空间”与“数字乡村”的本质

如今城里人提到乡村,往往意味着一种绿色休闲的生活方式,它是田园的、自然的,带着温情,以至让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它可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无论是山水画还是水彩画,始终诱人。所以,我国实施的是“乡村振兴战略”而不是“农村振兴战略”,这反映了中央提出这个战略的真实意图。

数字乡村的本质是乡村,乡村数字化的特征必须反映乡村的本质。乡村本质是由“五维空间”即地理空间、能力空间、有序空间、人文空间、梯度空间组成的多维集合体,是人、物、信息集中和交换的地方。笔者认为,乡村振兴就是全面振兴乡村的“五维空间”,数字乡村就是让乡村的“五维空间”更智慧、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

“数字乡村”要充分展示乡村“五维空间”数字化应用水平,其本质是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安全性的“五维空间”区域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要综合体现五大融合体系:一是建设广泛覆盖的信息通信网络;二是具备深度互联的信息体系;三是构建协同的信息共享机制;四是实现信息的智能处理;五是拓展数据信息的开放应用。

解放和发展乡村“数字化生产力”的内涵

“数字化生产力”意味着在乡村的“五维空间”全方位采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构三大要素:一是具有一定数字技术知识和生产运营的劳动者,这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数字化知识和应用的劳动者;二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以数字化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三是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的数字化应用水平。

在数字乡村的推进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家应当建立全国一体化的乡村农田土壤生态的数字化监测与保护平台,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高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与“5G+物联网传感技术”的融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数据,通过大数据管理工具和方法,采用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手段,强化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

发展乡村数字化应当系统研究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重点实施“四个注重”:一是注重构建以知识更新、技术创新、数据驱动为一体的乡村经济发展政策体系;二是注重建立层级更高、结构更优、可持续性更好的乡村数字化经济体系;三是注重建立灵敏高效的数字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数字化建设新局面;四是注重乡村劳动者数字化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提升,积极培养乡村数字经济与技术应用人才,实施新型职业技术农民培养工程计划。

弥补城乡“数字经济鸿沟”的建议

“数字鸿沟”主要指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笔者认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鸿沟”已经表现为一种运用数字技术创造财富能力的差距。因此,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鸿沟”已经不仅仅是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不同地域发展与应用的差距,而是基于“数字鸿沟”导致或拉大的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群体之间的“数字经济鸿沟”。

“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中国是新时代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顶层战略,是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数字乡村”战略是推动乡村振兴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促进乡村振兴、加快乡村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总体布局“数字经济+产业布局”,这是“数字乡村”在产业空间上的分布。科学的产业布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工具,通过对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政策规划等各种因素的数据分析,实现产业的最优组合与最优配置,并利用“数字乡村”的产业集聚平台,实现产业在空间梯度上的产业集群效应。

其次,“数字乡村”建设应当与“智慧城市”建设并行,实现公共数据的共享,以数据链驱动和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支撑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乡村的高质量发展。乡村经济的繁荣能否长期持续下去,关键看“数字经济鸿沟”是在不断填平还是在不断扩大。弥补“数字经济鸿沟”,不仅仅是强化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关键还在于提升乡村广大农民的数字知识水平与应用数字技术技能,弥补农民数字技术应用和技能的鸿沟。笔者建议,实施“数字乡村”新型农民职业技术能力提升计划,培养一大批乡村数字经济与技术应用人才。这是解放和发展乡村数字化生产力的基础,也是数字乡村驱动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问题。

最后,建议地方政府设立“数字乡村”专项引导基金,以“数字产业+绿色金融”双轮驱动的产融互动模式推进“数字乡村”专项引导基金的运行。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农业保险金融、供应链金融等系列金融产品,促进一系列适应乡村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引自《发展乡村“数字化生产力” 弥补城乡“数字经济鸿沟”》;作者:王春晖)。

(张艳平:《物权数字化——中国经济第四极》专著编委,本文来自该书上篇第二章第二节)

责任编辑:刘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