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邱国俊 余乐
8月1日,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的东华派出所56岁民警祝高华一大早便来到晨东小区一家快递投寄点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随后他又前往张王村走访村干部、群众,了解当地治安状况。走访结束后,他没有停歇,来到城东新城巾帼联勤警务站,协助警长调解一起纠纷。曾担任过派出所所长、看守所所长等职的祝高华在3年前退居二线后,选择继续基层派出所的工作。这得益于龙游县公安局的“常青树”工程。
龙游县公安局政治处主任吴国胜说:“近年来,我们局秉持‘一件警服回归一个高效警力’理念,探索推出‘常青树’工程,在8个派出所设立‘常青树’工作室,让‘50+’民警回归基层一线,走出了一条破解基层警力不足的实效路子。”
忠诚“常青树”
“这起矛盾纠纷很典型,我们在化解时碰到了很多难点,这个视频我就看了不下20遍。”正在“初心讲堂”为民警讲解疑难纠纷化解技巧的塔石派出所民警华飞。年近6旬的他从警务保障室调到塔石派出所工作后,常配合“常青树”工程开展纠纷化解相关的授课。
龙游公安定期安排“常青树”工作室民警就党史知识、纠纷调解、群众工作、执法办案、重点工作项目护航等领域开展授课,这种精神传承影响着年轻民警不断前行。另外,9名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质好的“常青树”工作室民警担任党员代表,对全局队伍管理、工作作风、重点工作推进等方面进行监督、参事议事。如在县公安局警务机制改革工作中,多名党员代表主动到基层所队开展调研,为“融警务”“铁军护航 · 警助共富”等项目推进提供了关键性意见、建议。
活力“常青树”
7月15日,溪口派出所“常青树”工作室解决了一起疑难纠纷。起因是龙游吴先生和江苏刘女士分手后,就赔偿费用产生分歧,发生肢体冲突。“常青树”工作室的三名民警了解情况后,多次上门做工作,为双方开解,并依托龙南“舒心驿站”,召集溪口法庭、法律顾问、村网格、乡镇综治等工作人员对两名当事人进行调解。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赔偿协议。
“常青树”工作室民警续春福介绍,他们主要从事基础管控、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根据龙游县公安局明确的10项主任务,工作室结合实际细化子任务,并将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工作浓缩为“10张表”,做到“一表”明职责、知任务、详进度、有作为。截至目前,工作室已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4起。
亲民“常青树”
“我年轻的时候就在横山当民警,临近退休又回到了这里,可以说是个‘老横山’了。”7月23日恰逢周二下乡,派出所基础民警吴长辉如常前往自己片区横山村,与聚集在代销店门口的村民交流谈天。这位年近六旬的民警平日里总是闲不住,一有空余时间,便喜欢下村,希望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收集需求,拉近警民关系。他带着一口未改的乡音,与村民们交谈十分顺畅。
“我们根据‘50+’民警的身体状况、专业特长、工作经历及群众基础,逐个开展谈心谈话征求本人意见后,人岗相适落实分配,让‘50+’民警在基层找到归属感。”龙游县公安局政委刘哲明介绍。此外,龙游公安积极与县组织部、编办等部门对接沟通,主动争取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全局50周岁以上民警中四级高级警长以上占到了52%。在晋升中采取提高基层履历赋分等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很多“50+”民警主动要求到基层加入“常青树”工作室,大大改善了警力不足问题。目前,共有69名“50+”民警奋斗在派出所、交警、护航专班等基层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