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战海峰
“我只是想留个言等第二天回复,哪想得到秒回,以前只听过24小时不打烊的便利店,没想到派出所户籍室的小姐姐这么晚还在线回复我信息,感谢耐心详细地解答,深夜还在工作的你们辛苦了!”
这是辖区群众对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南坪镇户籍窗口的评价,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前几日,辖区居民王女士因孩子转学需要迁移户口,之前因为工作忙一直没顾上,直到家人提醒才想起来,王女士一下慌了神,怕来不及办理影响孩子上学。当时已经是晚上21点,王女士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添加了南坪镇派出所户籍窗口的微信,没想到立即得到了回复,在民警的耐心提示下,王女士准备好资料,第二天就顺利办好了户口迁移。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方便群众随时咨询,南坪镇派出所创新工作方法,创建了“小警服务”微信公众号和工作微信群(VIP62814110),在线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为确保群众看得懂、弄得明,减少跑腿次数,民警贴心地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最新的户籍政策和办事须知。
日常工作中,南坪镇派出所户籍室严格落实户口迁移“跨省通办”、新生儿异地落户,未成年人异地首次办理身份证等相关政策,通过及时地沟通协作,将群众等待时间压缩至最短。家住万科金域学府的于先生为方便照顾母亲,于今年3月申请将其母亲陈女士的户口从黑龙江迁至重庆,考虑到路途太远来回不便,民警李昶和外省主动联系沟通,仅用两个工作日,就办妥了陈女士的户口。
长期以来,南坪镇派出所对辖区急需办理身份证且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家住康馨苑的张先生身患疾病不便外出,身份证丢失后一直未补办,领不了低保补贴。户籍室民警廖春燕得知相关情况后,马上安排时间,第二天就主动上门,为辖区居民采集人像,受理了身份证业务,解决了张先生的燃眉之急。
南坪镇户籍室积极打造“服务型”户籍窗口,从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出发,提供规范、贴心、务实的为民服务。此外,鸡冠石派出所也通过开办“流动窗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五公里”。
5月15日,刘婆婆来到鸡冠石派出所办证窗口,紧紧握着窗口民警高笑松的手,嘴里一直念着:“高警官,十分感谢你们,要不是你们主动上门,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你们可真的是帮了我大忙啊!”原来,刘婆婆前段时间为了购买社保急需落户办证,但由于自己行动不便,没办法亲自到派出所办理户籍业务,该所办证窗口获悉情况后,便通过每周三“流动窗口”的工作时机,主动上门为刘婆婆收集办证材料和采集办证信息,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那么这个“流动窗口”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鸡冠石派出所属于农村派出所,位置较为偏远,由于道路较窄且需要施工改造路段较多,许多上门办事的群众都要从5公里以外的地方换乘两趟公交车才能到达,费时费力。
为此,鸡冠石派出所决定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五公里”,通过积极探索和创新延伸窗口服务,从2020年8月开始,每周三下午,派出所将户籍窗口迁移到社区,开展“门前办公”,把上门办证、上门送证、上门收集材料、上门答疑解惑的“四上门”工作做到实处,把暖心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流动窗口”不仅是一扇业务窗口,还是一扇“民心”窗口。派出所民警表示,这种创新型服务跳出了原来单一的柜台式服务模式,更加深入到群众之中,变受理式服务为主动送达式服务。鸡冠石派出所通过将窗口工作前置与警务室工作深度融合,既实现了接待服务的“一体化”“站点化”效果,又大大满足了群众对警务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拉近了警民关系,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自推出“流动窗口”以来,鸡冠石派出所主动上门为群众办证40余次,主动收集相关材料200余份,为群众上门送证80余次,解决群众办证难等问题20多个,得到辖区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并多次收获群众感谢信和感谢锦旗。
现在,无论是“小警服务”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还是 “流动窗口”,都已成为重庆南岸警方为民服务的“名片”,时刻驻守在百姓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