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法治网专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浙西南革命老区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丽水“红绿融合”谱写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2-05-09 06:31 星期一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

□ 本报记者 陈东升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吴攸

“丽水山耕”为消费者带来返璞归真的原生态农产品,“丽水山居”传递着“小而精”民宿产业的生活美学,“丽水山景”乡村旅游新业态让村民在家就吃上“旅游饭”,“丽水山泉”培育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丽水市是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是浙江省唯一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在革命战争岁月里,浙西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曲折艰难的革命斗争,无数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光辉足迹,缔造了伟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

近年来,丽水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持续深化理论研究,推动理论成果不断推陈出新;持续开展学习教育,推动红色精神入脑入心;全力推进红色资源价值转化,推动“红绿融合”发展深入加强。

传承红色精神党员冲锋在前

庆元县公安局百山祖派出所驻地海拔1138米,是长三角地区海拔最高的派出所。辖区一镇两区,共有9个行政村。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庆元公安人。

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急时刻能豁得出来。百山祖派出所大力弘扬践行“三能”精神,创新“1138红绿融合”警务模式,守护长三角最高峰。

“谢谢你们的贴心服务,帮我解决了大难题。”在吉林工作的百山祖镇合湖村村民叶先生致电百山祖派出所所长刘琼后连声道谢。

原来,常年在外工作的叶先生发现户口簿遗失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在微信上添加了百山祖派出所党员服务平台“合湖村警务小超市”。

通过微信,叶先生将自己的情况反馈给民警。民警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在确认叶先生身份信息等情况后,为其提交户口簿补办手续,并通过邮寄方式送达叶先生。很快,叶先生拿到崭新的户口簿。

用脚步丈量民情,百山祖派出所组建党员服务队,推出“365+24”窗口不打烊服务模式,面向辖区外出务工群众提供假期返乡业务办理,容缺受理、视频代办……各种形式推动政务服务便捷高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

传承红色力量,党员冲锋在前,丽水公安系统正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公安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积极构建“红绿融合”特征的现代警务模式。

“农道安”场景最大限度保护山区群众出行安全,“矛调精灵”实现矛盾纠纷智能化解,“银龄卫士”破解老人易走失、易受骗、易出意外难题……去年以来,丽水市公安局主动承接省公安厅“公安大脑”建设,构建全市公安机关数字化改革“1+3+5+N”工作体系。

今年4月2日举行的全省建设平安浙江工作会议再次传来喜讯,丽水市以平安考核全省第二的成绩连续17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市”,丽水市9个县(市、区)均被命名为“平安县(市、区)”。

红色资源有效推动绿色发展

松阳县安民乡安岱后村67岁的“红色讲解员”陈吴福身着红军服装、头戴八角帽,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述当年挺进师来到村里的故事:“这座廊桥又叫红军桥,当年刘英、粟裕率领的挺进师来到安岱后,为了不打扰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很多战士就在这座桥上打通铺睡觉,当地村民把这座桥称为红军桥。”

松阳县是浙闽赣地区的重要革命老根据地,是浙西南革命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为加快红色资源价值转化,松阳依托古村落、山水资源、绿道体系等载体,聚力打造红色核心产品,拓展红色旅游产品,提升红色旅游核心竞争力。

红色资源有效转化,绿色发展行稳致远。

做好一片茶叶,富裕一方百姓。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松阳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中国有机茶乡”金名片。去年以来,松阳县践行“中国有机茶乡”五年建设方案,定期举办有机茶生产技术培训班,点对点指导茶农开展有机茶基地创建,科学管理茶树,推行休茶制度,主动对标欧盟标准,松阳茶叶农药化肥持续减量。2021年,松阳有机茶园面积达1070亩;新培育有机茶转换基地24个,面积2353.5亩。

在缙云县双溪口乡,一手擦亮生态底色,深耕果蔬等富民产业;一手挖掘红色文化,加速红色资源转化,红绿融合促乡村振兴的变奏曲响彻田间地头。借助“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火把,双溪口乡举办了“鲜果采摘节”暨葡萄品牌发布会,增加有体验性、寓教于乐的项目,进一步擦亮“果蔬小镇”金名片。缙云县珍稀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秀珍菇基地、东里村葡萄提子专业合作社等发起“亲子采摘游”,“搭车”销售量显著增加,农民增收致富实现新渠道。

红色资源与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的故事从丽水市率全国之先,该市编制《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和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规划》、出台《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发展计划》、发布《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以政策为先导,丽水正全面唤醒境内沉睡的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精神续写发展传奇

景宁县大张坑村是远近闻名的“红寨”,整村依山而建,石墙、夯土、黑瓦、木楼……处处保留着最原始的畲族特色。而在革命战争年代,大张坑畲人更以忠勇闻名于世。

领导闽东三年游击战争的叶飞将军于1987年11月在给景宁人民的信中写道:“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最艰苦的年代,畲族人民作用很大。第一,最保守秘密、对党很忠诚;第二,最团结。”如今,这句话被镌刻在大张坑村畲族革命历史展览馆中,也被铭记在当地每个畲民心里。

“早在1945年,大张坑全村43户人家,就有39名中共地下党员。从小就听父亲和村内许多老党员、老民兵们讲述他们参与革命斗争的英勇故事,父辈们身上闪耀着的革命精神,至今都鼓舞鞭策着我,我有这份责任和义务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土生土长的大张坑村人雷启勋说。

大张坑村家家都有红色故事,可如何把故事讲到大山外,让昔日红寨摆脱贫困,带领村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压在村党员干部心头的一块石头。

近年来,景宁全县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东坑镇和大张坑村的党员干部们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机遇,大家开动脑筋、积极带头引领,深度挖掘红色故事,打造红色旅游路线,结合研学教育基地、特色农家乐、畲族体育项目等,打造畲族风情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打造多复合型旅游产品,探索出一条“红+绿+畲”融合发展的好路子。

如今,作为景宁风情旅游度假区推出“红绿畲”路线的其中一站,游客们可以在畲族革命历史展览馆,了解畲族红军抗战历史、畲寨红色文化;在忠勇堂,聆听畲族族长讲述畲寨廉洁;在红寨大会堂,观看红色故事电影,进行红色交流并享用畲族下午茶;走访红军家庭,聆听红军老人讲述红色故事,体验畲寨红军餐。

现在,红色的故事在传唱,红色的精神在延续,“红寨”正激励着一代代畲乡后人续写崭新的发展传奇。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