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莹 通讯员 王琳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当前,福建省南安市人民法院以创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为契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立足审判主业主责,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赓续“党建+”,思想站位提高度
该院牢牢把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集中组织党史理论学习:以“三个强化”压责,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以“三个融合”促学,感悟思想伟力,以“三个结合”促行,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
深化“党建+”邻里中心工作,用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进一步汇聚奋进力量。
今年以来,以“N+2”的邻里工作法,推动法官下沉社区开展“生活中的民法典”“远离校园暴力”等志愿普法7次;在“我们的节日”专题栏目中,庭室对点社区、乡镇,组织新春送暖、生态植树等多样活动15次;在近期疫情期间,集结26名干警组成“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者”,选派60余名干警参与全市联防联控、流调溯源,志愿服务时长超过800小时。
维稳“平安+”,法治保障显力度
攻坚决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断卡”行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第一季度南安法院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495件,从严从稳推动平安城市建设,切实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在“信访”“执行”“护薪”上下功夫,全面提高法治保障能力。完善《南安市人民法院信访工作规定》,开展涉诉信访案件排查化解整治。以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提速“纸上权益”兑现,第一季度执行案件结案2150件,执行到位金额72492万元,网拍次数173次,变现金额3757.3万元;开展“护薪”专项行动,工人工资案件结案率达94.5%。
便捷“诉讼+”,诉源治理见深度
提供24小时自助司法服务,依托“智慧法院”“南安法院智慧诉讼服务平台”,大力推行网上立案、电子送达、智慧庭审从“上门”到“上云”。设立专业团队,以热线答复、书面告知、网络立案步骤攻略等多种方式,主动为当事人提供立案指导;积极引导当事人使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福建”“云晤”APP等线上平台,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办理诉讼事宜。
强化诉非联动,创新“枫桥民力”理念,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主力军作用。成立诉非联动中心,系统推进“枫桥式”应用场景,联合司法、公安、市监、住建等部门,构建起“一部门协调、多部门协同”的诉讼与非诉讼联动工作格局,实现诉讼调解与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有机衔接,今年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等诉前化解纠纷60余件,100余人次参与诉讼调解。
深入“网格+”,多元普法升温度
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确保“八五”普法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围绕“有温度办实事、用真心办好事”,开展司法服务、巡回审判、参与综治、民意沟通等工作。深入社区乡镇网格、邻里中心、校园、企业,庭室、法官主动联系,设立法官工作室,1个庭室挂钩1个“党建+”公共法律服务项目示范点,联动检察官、人民警察、乡村(社区)法律顾问和网格员、调解员、普法志愿者等形成合力,构建普法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