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新闻集结号>>
人民日报 | 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潜力
发布时间:2022-04-08 15:37 星期五
来源:人民日报

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潜力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涉及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强调:“要坚决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有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

党中央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从顶层设计绘制改革战略蓝图,到细微处解决科研人员的烦心事,加强基础研究、完善科技计划管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一项项重大科改举措密集出台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加速向纵深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科技体制改革的新举措,一个个堵点被打通,管理效能明显提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截至目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的143项科技体制改革任务已经全面完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管理灵活了,科研人员专注于科研的时间更多了。“以前申请项目、报销经费、购买仪器设备等,都要填不少表、盖不少章。”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齐法制说,“现在只需要登录单位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输入相关信息提交即可。”

科技成果转化的红利,让科研人员干劲更足了。大连理工大学改革绩效工资,提高纵向项目间接经费绩效比例,3/4的间接经费用于科研人员绩效和奖励,并向中青年科学家倾斜,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通过深化改革,我国整体科技创新实力快速提升。全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2015年376万人年增长到2020年509万人年,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涌现,青年科技人才逐步成为科研主力军。

量子信息等科学前沿领域斩获重大成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国之重器建成运行,载人航天、移动通信等领域关键技术加快突破……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如期实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第二十九位跃升至2021年第十二位。

“我们也要看到,一些深层次制度障碍还没有得到根本破除,需要进一步攻坚克难。”科技部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改革永远在路上,要把改革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抓落实、补短板,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改革则是点燃新引擎的点火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必将不断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多新动能。

创新驱动 引领发展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巡合影”图。

国家航天局供图

“中国天眼”全景。

欧东衢摄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新型研发机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中建八局供图

“雪龙2”号破冰船正在航行中。

沈春琛摄(人民视觉)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展示人工合成淀粉样品。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国家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

赵 明摄(影像中国)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

影像中国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在进行拉萨河1号廓琼岗日冰川环境考察。

《人民日报》记者 徐驭尧摄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攻坚,目的是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锚定目标、精准发力、早见成效,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系统布局和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领域基础性制度基本确立,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啃下了不少硬骨头。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我们就一定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责任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