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法治网专题>>两会专题>>两会评论>>
法治网评:直面错案疑案 重塑司法公信力
发布时间:2022-03-10 16:18 星期四
来源:法治网

雷伟涛

“依法宣告511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83名自诉案件被告人无罪,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进一步展现了人民法院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敢于直面错案疑案的坚定立场,彰显了重塑司法公信力、纠正冤假错案的坚强决心,获得了社会舆论的支持。

冤错案件虽然发生的比例很低,却是对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极大伤害,严重损害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高度关注,事关全局,影响重大。人民法院在工作中坚决贯彻实事求是、依法纠错原则,发现一起,查实一起,纠正一起,不推脱,不回避,以对法律负责、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再审纠正了一批有影响的重大刑事冤错案件,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人民法院通过纠正冤错案件,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律权威,使之成为保护人权、公正司法的正能量。

在已纠正的冤错案件中不少是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的,被舆论视为人民法院落实“疑罪从无”的具体实践。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已纠正的错案从复查到再审改判周期较长,一些案件的纠正依赖“真凶再现”或“亡者归来”这类极其偶然的因素。如何不让申诉人在往返奔波中经历漫长的等待和煎熬,法院正在探索建立健全一整套有效防范和及时纠正的机制。从制度上强化人权司法保障,从体制机制上把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落到实处;同时健全完善错案发现机制、再审公开机制、善后救助机制、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纠正错案不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终点,必须反思如何才能有效防范错案的发生。以往的教训警示我们,要有效防止错案的发生,就必须真正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就必须坚定地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从已纠正的刑事冤错案件中深刻吸取教训,更加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更加坚定落实严格司法要求,是人民法院坚持不懈的奋斗底色;坚守防止冤错案件的底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始终不渝的努力方向。

责任编辑:李晓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