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法治新媒体联播>>业务动态>>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法院“三抓三聚焦”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01-24 10:15 星期一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莹 通讯员 晋研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三抓三聚焦”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2021年以来,诉前调解纠纷2521件,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408.45件,位居福州市全市法院前列。

抓前端,聚焦源头预防

坚持党的领导,完善“治理网”。该院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全力推进法官工作室建设,持续开展巡回审判,推动无讼村(居)建设、万人成讼率等指标纳入综治平安考评。充分运用司法大数据技术,对纠纷易发多发领域深入分析研判,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出台规范司法建议工作办法,运用“一案一建议一治理”制度,引导基层组织发挥好预防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作用,发出司法建议、风险警示12条。

坚持无讼外联,完善“共建网”。该院构建“1+3+X”诉非联动中心,在院机关设立总中心,在3个人民法庭及7个平安综治责任单位设分中心,形成多元解纷平台。与福州市仲裁委、晋安区司法局、总工会等24家单位建立诉调对接机制。织密四级网格管理体系,聘请152名特邀调解员,邀请5名律师、法律工作者参与诉前纠纷化解工作,与33个村居(社区)、7所学校开展无讼共建。

坚持平台对接,完善“解纷网”。该院充分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为群众解决纠纷提供“点单式”“一站式”智能化服务,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通过在线调解室深入开展调解工作,特邀调解员轮流驻点,采用音视频连线方式诉前调解各类纠纷1794件。

抓中端,聚焦联调减讼

向“重点工作”纵深拓展。该院构建以人民法庭为点、以巡回办案点为线、以乡村常态联系机制为面的司法参与乡村治理网格体系,运用“三联调解”调解模式:即村委会和当事人讲“理”、乡贤和当事人讲“情”、法官视频连线讲“法”,确保“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寿山乡九峰村、前洋村等村居设立巡回办案点5个,通过快捷、高效的巡回审判,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开展巡回审判、法律咨询、送法进山村活动50余场。

向“重点领域”纵深拓展。率先在全省法院启动“园区枫桥”创建工作,在园区企业集中地设立劳动争议巡回办案点,为园区企业、职工劳动争议提供调裁诉一条龙服务。创新打造“法院+工会”解纷新模式,依法妥处各类劳动争议269件。

向“重点项目”纵深拓展。成立福州市首家“行政争议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工作室”,依法提前介入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对项目筹划、方案制定、签约以及建设等关键环节进行法律风险研判和提示,实现辖区旧城改造“零阻碍”、征迁“零上访”、项目建设“零阻工”。

抓末端,聚焦提速增效

分调裁审“集约化”。建立健全速裁快审机制,采取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同案并审等方式,及时准确高效化解各类纠纷。依托鼓山法庭成立速裁团队,审结各类案件3557件,速裁团队法官人均结案592.83件,以不足全院民商事员额法官人数四分之一的人员,审结全院近半的民商事案件。

司法服务“信息化”。推行“云立案”,依托移动微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榕e诉”平台,网上受理各类案件1963件,跨域立案56件,12368诉讼热线服务3951人次。组织“云庭审”,在院机关和3个人民法庭办公点配齐“云上法庭”设备,通过“云庭审”审结各类案件548件。开展“云送达”,依托集约送达服务中心,推进电子送达,成功送达1452起,有效缩短案件审理周期。

执源治理“常态化”。强化“保立审执破”各环节衔接配合,开展“网格员+执行”模式,聘请执行联络员201名,全面推进“简案快执、难案精执、大案联执”。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推出判后督促履行、执行风险双告知等,依法审慎、精准适用失信惩戒和限制消费措施,有效推进执源治理减量增效落地落实。成立“根治欠薪联动执行工作室”,完善协商、调解、仲裁、执行的多元处理机制,依法保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张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