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首页>>
安装智能门铃是否要征得邻居同意
发布时间:2021-11-04 16:34 星期四
来源:法治参考

    本刊记者 李晓婕 整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安全防范意识的大幅提升,电子猫眼、智能可视门铃、带有监控功能的智能门锁等渐渐走入越来越多的家庭。然而这种本为给人们提供安全的装置,却让相邻而居的其他业主倍感不便,引发不少纠纷。

  智能门铃打扰了谁

  刘女士和邻居两家门对门。今年7月,邻居家安装了一款智能门铃,这个高科技设备让刘女士倍感焦虑。这款门铃具有红外夜视、实时查看、自动摄录、人脸识别、云存储等功能,只要用手机打开智能门铃的App,就能随时掌握家门外的所有情况;只要有人在门前停留超过15秒,手机App上就会收到提醒信息。

  两家大门相距两米左右,对门智能门铃的摄像头正对着自家大门。只要刘女士家有人进出,对面的智能门铃就会开始自动录像。一想到自己每天进进出出或是有亲友来访,都被一双眼睛“盯着”,刘女士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智能门铃是否侵犯个人隐私

  “我每天几点出门,几点回家,谁来过我家……所有这些信息邻居都了如指掌,就如同有个人站在你家门口24小时盯着你。”刘女士认为,邻居安装的智能门铃已经严重侵犯了自己的个人隐私。为此,刘女士曾通过多种方式与邻居沟通,可邻居却觉得自己安装智能门铃,目的是保护家人安全和财产安全,所以并不同意拆除。

  有不少网友也认为,在自己家门口安装智能门铃,既没有占用公共空间,也没有妨碍到其他人,而且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有盗窃行为时,有猫眼监控可以帮助取证,对他人完全没有影响。甚至有网友表示,不让邻居安装智能门铃的人,其实就是心里有鬼,或者是心态不健康。如今哪里都有摄像头,小区门口、单元楼道等等,会有什么影响呢?

  友好协商构建和谐邻里关系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智能门铃固然优点颇多,但给邻居造成的困扰也是实实在在的。其实,不仅仅是智能门铃,许多智能家居产品一旦联网,隐私难保不会被泄露。在相关的制度和法规还未完善之时,对这些产品的使用都应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虽然现行法律法规并未明确禁止住宅居民安装具有摄录、存储功能的门铃装置,但此类可视门铃客观上可能会将相邻方的日常出入信息完整记录下来,有侵害他人隐私等合法权益之虞,故其安装并非不受任何限制。

  有法律从业人员提出,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明确将“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保护范畴。安装智能门铃如果造成邻居不适,则应当拆除。也有人认为,毕竟是出于安全考虑,安装之前和最相关的邻居协商好就可以。如因房屋结构限制没有合理安装位置,可与相关方协商解决,这也是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的基础。


责任编辑:王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