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首页>>
小小“同心院坝” 成为振兴乡村大舞台
发布时间:2021-09-18 11:31 星期六
来源:法治参考

  本刊记者 战海峰 通讯员 曾艳玲

  驱车行经村道,路面车辆停放有序;路更宽了,灯更亮了,石板便道修到家家户户;农家乐、观荷花、垂钓等项目接踵而来……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中梁镇,风景更美,环境更好,人气更旺,成为当地干部村民的直观感受。

  作为主城的“肺叶”、沙坪坝区的后花园,近年来,中梁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的都市村庄,探索打造“同心园”社会治理工程——以镇(村)为中心,以群众聚居的院落为小圆,创新打造“同心院坝”特色项目,逐渐形成“一村一中心、一社一院落”的乡村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一个院落让村民“聚”起来

  “现在电信网络诈骗的方式太多了,一不小心就要遭骗!”

  “还是不能轻信陌生人的来电!”

  镇上赶场日,一场反诈宣传在永宁寺村同心院坝“荷和苑”展开,工作人员围绕群众关心的被诈骗原因、如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详细地讲解。不仅如此,中梁镇还以“一四七”赶场日为契机,大大小小的活动都在同心院坝开展,“家风润万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垃圾分类一小步、健康文明一大步”“森林防火安全和人居环境改善”……将居民“聚”在了一起。

  活动之外,在同心院坝,有的老人在此喝茶,有的聊天,也有的打扫卫生,氛围融洽。

  “以前我们赶场都要跑到其他场镇去,现在这里人气火了,路也通了,家门口就可以卖些家禽肉蛋,安逸多了!”同心院坝院长左兴萍笑着说道。

  据介绍,中梁镇按照“地域相近、人文相连、居住相邻”的原则,将“同心院坝”与“和顺茶馆”“积分制爱心超市”等载体功能整合、阵地融合,推出休闲小茶馆、民情民意窗、三老调解室、法治龙门阵、文化小舞台、乡村微课堂等“十道风景”,每个院坝既是党群服务点,也是社会治理微平台,还是社会服务综合体,在氛围打造上注重生活化、农村化、亲民化,让群众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

  共建共治形成社会治理“一盘棋”

  “不给我土地租金,我没有生活来源,只能把他围栏剪断,在里面养鸡、种菜!”

  “真的不讲理,我们还不是因为疫情原因,延迟了打款。”

  5月18日,一起土地纠纷调解工作在中梁镇永宁寺村“和顺茶馆”开展。起因是永宁寺辖区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因疫情期间土地流转金延迟打款,而后村民私自将荷塘围栏剪断后进行养殖和种植,为此产生矛盾纠纷。

  工作人员在安抚村民情绪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在多方努力下,双方协商达成一致,该村民于6月5日前将养殖的家禽和种植的蔬菜自行处理,并签订承诺书。

  “这个矿坑修复,我们拿好多钱?”

  “我的地遭破坏了以后啷个办?”

  院坝会上,村民纷纷为中梁镇25个矿坑治理提出疑问。经大家商讨、议论,得到了解决方法,并成功解决。

  据介绍,中梁镇把“同心院坝”打造成为收集了解民情民意、集众智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阵地,采取院坝会、上门等方式,收集乡土文化、征求群众意见、听取群众建议,认真开展村民问事、大家说事、集中议事等群众自治活动,基本实现“私事院坝了、小事村里管、大事向上报”机制。

  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以前都是泥巴路,又烂又不好走,现在处处路也宽了,路灯也给我们装起来了。”

  “过去大家都是垃圾到处扔,现在大家都自觉了。”

  谈起中梁镇的变化,79岁的村民沈富荣深有感触。她说,不仅环境变好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在同心院坝,积分制爱心超市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日用品,30积分能换一提纸,90积分能换一桶油……

  “为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在这个积分兑换里,不仅包括了参与志愿服务,关心帮助困难群众,还涵盖了方方面面。”中梁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比如做到庭院美化、垃圾分类、屋侧畅通等小事,就可以换取一定积分,村民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

  此外,中梁镇每年还开展“最美庭院”“最美婆媳”“我们的乡贤”“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在村民群众中树立了一批好人好事的典型,见贤思齐已蔚然成风。

  环境好了,游客也跟着来了,激活了中梁镇的收入产业链,村民们可以通过农家乐、民宿、特色农副产品等增加收入。

  “镇上大大小小的产业项目有近10个,村民通过提供土地进行分红,大家都乐意,赚了钱也开心。”中梁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村里有了人气,产业生意日渐红火,乡村风景也逐渐发展成为美丽经济,村民的收入比从前大幅增长。

  一项项惠民政策送到基层,一件件社会治理实事办到门口,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给中梁镇带来了十足的暖意。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乡村和美的中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王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