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法治网专题>>
广西钦州强“四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1-06-29 13:00 星期二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小松

通讯员 黄定俊 黄开立

作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批试点城市,广西钦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建引领、社会稳控、依法治理、科技支撑、城乡统筹,探索实践并打造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钦州样板”,把重大矛盾风险防控有效化解在市域。

坚持党建引领,增强多方联动“聚合力”

钦州市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列入市委、市人民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制定市域社会治理规划,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策划推动“十个结合、十大工程”。

在市级层面,钦州市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全市统筹市域社会治理的工作模式。在县(区)级层面,构建市级统筹主导、县(区)级组织实施、镇(街道)级抓好基层基础建设的工作格局。

全市健全完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的协调机制,实现市域内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搭建起权责明晰、条块协同、上下贯通的纵横治理架构。探索党建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途径和载体,建立1042个党代表工作室、28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46个政协委员联络站、224个党建和廉洁工作站、1038个党群服务中心,推动党建工作重心下移。

通过“街道党工委一社区党组织一网格党支部(小区党支部)”为主体的基层组织架构,“党建+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一体化运行模式,钦州市推动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双网融合”,建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组织体系。目前,全市各级综治中心建成率达到100%。

钦州市还拓展机关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内涵,建立机关党员到社区担任“值班网格员”等党员先锋志愿服务制度,创建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四员”参与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社工站+”服务模式,推动服务力量下沉。

2020年,值班网格员和“五老”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16件,灵山县石塘镇、钦南区犀牛脚镇等10个镇社工站建立“项目清单”和“服务清单”,近20家社会组织活跃聚焦,累计为群众提供服务超5000人次。

健全防范机制,增强风险防控“实效力”

钦州市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健全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办法、一个口径对外的“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落实公共安全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切实提升社会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全市把心理学和系统控制论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融入情景帮教模式,探索创立“自适应动态模块化帮教法”等帮教模式,高效帮教转化邪教人员,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邪教人员教育转化十个试点城市之一。

聚焦源头,钦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精准排查和精细化解、防范命案高发专项行动,成立市级外来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站,完善六个信访突出问题接访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2020年,全市共排查出矛盾纠纷6051起,成功化解5930起,成功率达到98%,2020年度群众安全感达到98.09%。

聚焦长效,钦州市持续开展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整治,严厉打击“村霸”“渔霸”“行霸”等黑恶势力,完善毒品治理体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共治、公众参与的禁毒工作格局,严厉打击毒品、传销、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2020年,全市共打掉涉黑组织8个,涉恶集团15个,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9件;国家禁毒委取消了灵山县毒品问题严重地区的重点关注;自治区禁毒委取消了灵山县、钦南区、钦北区毒品问题严重地区的重点关注。

完善法治体系,增强依法治理“驱动力”

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急需、人民群众期盼的制度需求,钦州市出台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坭兴陶土资源保护条例等一批权责明晰、便于操作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并正在研究出台《钦州市城市绿化条例》《钦州市停车场管理条例》《钦州市城市养犬管理条例》等一批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紧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为市域社会治理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全市完善市域法治监督体系,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司法行政公开,主动接受人大监督,依法接受纪委监委和检察机关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对群众较关注的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问题加强监督,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完善市域法治保障体系方面,钦州市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全市各单位任务措施清单在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布。推动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向基层延伸,实现市、县(区)、镇(街道)三级全覆盖。进一步发挥农村“法律明白人”在深化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推进村民自治中的作用,2020年累计培养“法律明白人”3630名。

强化科技支撑,增强信息数据“统筹力”

为搭建“智慧城市”,钦州市建成中国-东盟(钦州)华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等,搭建政务云、教育云、医疗云、城管云、港口物流云等一批有特色、有实效的智慧城市项目。推进市应急管理云项目建设,建立集公安、应急、生态环境、消防、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等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满足市、县(区)、镇(街道)等多级网格化应急管理工作需要。

全市发挥市域优势,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化科技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建立政法机关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成广西首个区块链物电同源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解决同一印章异地使用的问题。

全市建立以综治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系统、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为基础的“3+N”综合智能治理平台,融合天网监控系统、禁毒智能动态管控系统、智慧小区管理系统等10个智能化系统,构建“全要素、全流程、全覆盖、立体化”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新平台。

结合“一组两会”(党小组、户代会、理事会)等村民议事协商自治制度,钦州市还创新推出“组、团、会、队”(党小组、顾问团、红白理事会、平安志愿者服务队)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引领村(社区)群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事务。

围绕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建设,钦州市创新构建智慧海防管控体系。驻军、武警、海防、海警等单位加强交流、高效协作,共同做好海防口岸管控工作,严防“三股势力”人员潜入。目前,建成1个海防监控中心和7个海防监控分站,稳步推进茅尾海、钦州港、大风江区域3个沿岸封控点建设,形成“人防、技防、物防”有机结合、整体联动、高效运转的智慧海防管控格局,着力防范化解海防安全风险。

责任编辑:冀春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