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首页>>
莱西市司法局构建多元化“大调解”工作格局
发布时间:2021-06-23 21:10 星期三
来源:法治参考

  本刊记者 曹天健 通讯员 曲娟芝

  山东省莱西市司法局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部门工作职能作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整合全市各类调解资源,联调联动,多元化解,构建起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专业调解等多种纠纷化解方式有效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了调解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实施“诉调联动”。莱西市司法局积极与莱西市人民法院对接,联合成立了诉调中心,指派人民调解员参与诉前调解。人民法院立案前告知并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登记立案后或在审理过程中适宜调解的,受委托的调解组织、调解员也可参与调解。同时,积极推行司法确认工作,将当事人双方达成一致的调解协议交由法庭审理并加盖法庭公章,使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有效促进了调解协议的履行,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再发率。

  二是实施“援调联动”。建立调解和法律援助双向衔接联动的工作机制,将“一村(居)一法律顾问”、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资金集中力量,依托12处镇街111个新村和72个居委会为中心的法律服务网格体系,实行划片管理。由莱西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受援人所在村(居)法律顾问承办案件,对于适合调解的法律援助案件及时引导当事人通过调解方式化解。同时,经过调解不成的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协助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办理法律援助手续,最大限度地维护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

  三是实施“警调联动”。因地制宜建立警调联动制度,在泰光社区警务室,成立了由调解员、社区民警、企业干部、工会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社区律师共同组成的警调联动纠纷调解室,对公司员工日常工作生活中出现的矛盾纠纷,企业干部第一时间引导当事人到调解室,社区律师和调解员能够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为维护企业职工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设立“访前法律工作室”。为推动信访工作更好地走向法治化轨道,保障人民群众能够依法维权和解决矛盾纠纷,莱西市司法局和信访局在市镇两级设立“访前法律工作室”,为群众遵循法定途径解决信访问题搭建了信访法律服务平台,打通了法治渠道解决群众诉求的“最后一公里”。

  五是拓宽调解领域形成多元调解合力。莱西市在全市12个镇街成立了镇街行政调解委员会,由镇党委、政府领导,司法所牵头协调,组织各行政执法单位和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站所共同参与,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解决民事纠纷的效果和效率。联合民政部门在莱西市的青年企业家协会、莱西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等12家社会团体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每个调委会配备2名法律顾问负责参与调处矛盾纠纷,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联合市工商联成立莱西市商会调解组织,并在各镇街及行业商会设调解小组派驻法律顾问,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提升企业法治化建设水平。调解队伍的拓宽,进一步加强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真正把调解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民生、化解矛盾、防范风险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工作,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六是成立个人命名的调解室。为践行“枫桥经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莱西市按照“抓基层、打基础、创特色”的要求,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五老”、新乡贤以及社会志愿者队伍的优势作用。近年来,莱西市司法局全面开展了特色品牌人民调解室建设,以司法所长、金牌调解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个人命名的11处个人命名调解室,推动了全市人民调解室向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群众有了矛盾纠纷,可以得到一对一、专业的、免费的咨询服务,及时把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今年1月至5月,莱西市共排查出各类纠纷799起,调处成功率达98%,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理、早化解,为全市社会稳定夯实了法治基础。


责任编辑:王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