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首页>>
响应快 效果好 服务优
常州抓实关键点多元化解婚姻家庭纠纷
发布时间:2021-05-17 15:21 星期一
来源:法治参考

  本刊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张全连 张扬

  家事案件立案数从2018年的6565件下降到2020年1至11月的4931件,同比下降22.04%,家事纠纷调解数从2018年的4747件上涨到2020年1至11月的5936件,同比增长26.7%……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司法局立足自身职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数量逐年上升且呈现多样性和复杂化的趋势特点,加强专业性婚姻家庭调解组织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建立涉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实现掌上普法和实体服务无缝对接,依法守护居民家庭幸福,有力维护了基层和谐稳定。

  织密家事调解一张网

  “自2012年以来,我局就开始派驻专职人民调解员到民政局,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心理疏导,通过线上线下多方联动方式化解婚姻纠纷。”溧阳市司法局副局长吴旭辉介绍,去年6月,该局与市妇联在婚姻登记中心设立雨蓝婚姻家庭工作室,并探索设立市级“婚调委”,聘请24名专家成立了由妇联干部、家庭教育讲师、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热心人士组成的“婚调委”专家库,进一步做好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

  “经常有夫妇来离婚,情绪很激动,不仅吵得不可开交,有时候还会动手,有个人拉一把劝一劝,双方总能冷静一下。”溧阳市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民政局婚姻纠纷人民调解室工作调解员周伟群说。

  不仅在溧阳,为让群众诉求解决有个“快通道”,常州市司法局强化专业性婚姻家庭调解组织建设,织密家事调解一张网,各类“家事纠纷调解工作室”发挥“减压”作用,快速调解成为化解家庭矛盾纠纷的“润滑剂”。

  早在2009年,常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级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经过11年的发展,各辖市(区)普遍建立婚姻家庭专业调委会,镇(街道)和村(社区)相应建立调委会或调解室,基层妇联干部全部聘为调解员,形成了市、辖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调解组织网络。

  不仅如此,该局还联合常州市妇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市首批建立了71家标准化调解工作室,均有独立的工作场所,配备3名以上具有法律背景和调解经验、善做群众工作的人担任调解员,涌现出“老周道”“汤亚平”等7家品牌调解工作室。

  在此基础上,该市还积极打造各类家事调解新平台。在全市各地组建“百姓议事堂”“群言堂”“楼栋会客厅”“19点议事厅”“民生茶社”“左邻右里服务站”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各类调解组织251家,这些“新”平台引导群众依法讲理说情,用身边人化解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加强专业性婚姻家庭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体系,让群众诉求解决有了快通道。

  活用多方资源多元调处

  就在前不久,设在高新区(新北)分局三井派出所的老周道调解室成功调处了一起因婆媳矛盾引发的家庭暴力事件。原来,婆婆郑某与儿媳南某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后引发肢体冲突,双方脸部皮肤均被抓伤,事后南某去医院诊断为耳膜穿孔。事发后,当事人第一时间报警。

  在出警民警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后,由民警、老周道调解室工作人员、街道妇联干部耐心调解,说理说法,让这对一开始互不相让的婆媳最终握手言和,表示今后将和平相处。

  2015年11月挂牌成立“老周道调解室”,在公调对接基础上,将家暴干预、家事调解等工作纳入人民调解工作,妥善处置家庭矛盾纠纷,严厉打击家庭暴力行为,维护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在平常走访中,我们会加强对家庭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将有苗头的消灭在最初。”“老周道”调解工作室负责人徐卫星介绍,发生当场无法解决的家暴警情,统一由调解室进行干预,还会联动街道妇联对婚姻家庭智慧治理平台推送的中高危案件进行跟踪回访。

  记者了解到,常州市积极深化公调对接,在全市93个基层派出所“派驻式”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家暴联合干预室,110接警后征得当事人同意,将情节轻微的涉家暴纠纷移送调解室,根据纠纷等级分别施策,对低中危纠纷以家事调解为主,对于未达成调解协议的中高危纠纷,由公安机关、妇联和社区共同干预,灵活运用“调解+处罚”组合拳,维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2019年以来,常州全市共处置涉家暴警情2000余起,发放家暴告诫书400多份,二次报警率降低80%,全市未发生由家暴升级的恶性案件。

  同时,常州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工作方针,推动“网格+调解”,推行调解员入驻网格,聘请网格员担任调解员,将排查触角深入一线,延伸到家庭末端。据统计,全市5883个网格1.3万名专兼职网格员,2020年以来,累计排查婚姻家庭纠纷3933件,化解率99.4%。

  坚持“线上+线下”,实现闭环式管控。加强与法院沟通协作,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诉调对接机制2.0版。线下,全市20家法院(庭)全部建立派驻调解室,其中婚姻家庭专业调解室两家,配备专业婚姻家庭调解员23名;线上,运用“微解纷”开展诉前调解,与“非诉讼服务平台”对接,分流指派到辖区调解组织调处,实现婚姻家庭纠纷闭环处置。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确保婚姻家庭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常州市司法局副局长王琦表示。

  精准普法全周期守护

  “我们经常与老百姓就民事纠纷打交道,以往的普法大多形式比较单一,固定节日常规动作比较多,所以,我们曾集中探讨过普法成效,并尝试实践。”钟楼区法律服务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江苏钟鸣律师事务所律师顾晓说。

  就在去年5月,协会与钟楼实验中学推出了探索创新的法制教育课程“论坛剧”。“这种方式是根据某一案件或事件排练一出戏,演出时只演一半,剩下的则在演出时随机邀请在场观众参与其中,而在演出结束后,就会根据不同的结局进行法律讲解和点评。”顾晓说。

  为准确把握婚姻家庭纠纷发生规律,常州市司法局坚持预防与关爱并举,需求导向与精准服务相结合,系统性、全周期做好家庭婚姻调解工作。

  以开展“法进家庭”为载体,以深化德法相伴为主题,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法律法规宣传,组织“法律进家庭”文艺服务,2020年以来,赴社区排演婚姻家庭法治文艺节目1800余场。走进中学高校,针对“校园贷”“家暴”、青少年保护等专题开发21个普法课程,全年开展各类讲座135场,参与学生近6万名。

  与此同时,常州市律协女律师组建“存初”婚姻家庭法律服务团,开辟“存初释法”微专栏。“常州女性”微信公众号、常州女性网等新媒体普法平台开通“幸福e生”普法维权栏目,链接线下15个社会组织和100余名专家志愿者,实现掌上普法和实体服务无缝对接。制作《幸福花开·和美家庭》反家暴有声书,开播“常阿姐梦入红楼说维权”等18期50集普法微漫画和8个动态微视频,通过广泛深入的普法活动,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发生。

  2020年以来,12348法律服务队“入户进门、定点到人”走进贫困家庭,提供上门服务5320次,接受群众咨询6339次,举办法治讲座1692场次。常州公证处成立“家事服务”公证员团队,处理家事案件超过800件,经公证调解后撤诉结案523件,调撤率近70%。

  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连续两年举办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创新大赛,研发“幸福小树”“银龄港湾”“黄丝带关爱行动”等婚姻家庭法律服务产品20个。村(社区)“法润民生群”定期推送婚姻家庭法律资讯,解答法律疑惑。12348法律服务队“入户进门、定点到人” 走进贫困家庭,今年以来,提供上门服务5320次,接受群众咨询6339次,举办法治讲座1692场次。常州公证处成立 “家事服务”公证员团队,处理家事案件超过800件,经公证调解后撤诉结案523件,调撤率近70%。

  给予特殊家庭关爱帮扶。开展特殊人群困难家庭未成年子女“护苗”行动,排查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未成年子女失学、辍学情况,建立全市基础台账,组织心理咨询师为特殊家庭未成年子女 “一对一”心理辅导。连续24年开展“送法进监”帮教活动,为服刑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回归指导,送去法律书籍和生活用品,帮助悔过自新、回归社会。市律师协会女律师联谊会从2008年起在省常州监狱女子分监狱设立“巾帼帮教服务点”,实施“蓝丝带”爱心工程,开展爱心帮扶。

  常州市司法局局长张加林表示,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是落实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最小单元,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重要“风向标”。常州市司法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诉求响应“快” ,搭建全覆盖调解网络;围绕调处效果“好”,建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围绕关爱服务“优”,开展全周期守护行动,加强专业性婚姻家庭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体系,让群众诉求解决有了快通道,发动及时有效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筑成百姓幸福生活的“防护墙”。


责任编辑:王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