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首页>>
西安未央法院繁简分流改革让法官告别“白+黑”
发布时间:2021-03-02 14:58 星期二
来源:法治参考

  本刊记者 焦艳 孙立昊洋

  2020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被列为首批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单位。未央法院第一时间组建改革试点工作专班,号召全院干警学习改革试点政策、文件精神,立足于前期成果与经验积累,把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和陕西省法院系统开展的“双进”专项工作统筹到整体工作中。据统计,自试点工作启动到2020年底,未央法院共审结民事案件28428件,与上年同比增加8435件,增幅为42.19%。其中,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为49.5天,与上年同比减少27.2天;调撤率为63.38%,与上年同比增长15.2%。

  “双轨制”分流促案件轻重分离快慢分道

  “作为首批改革试点单位,坚决不能抱着为了完成任务而改革的心态,而是要把改革视为应对案件大幅增长的有利契机,让群众更加公正、高效、便捷、低成本地解决纠纷。”未央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社武说。

  在上级法院精心指导下,各牵头部门厘清职责、细化举措。每天上午8时,立案环节首先进行源头筛选,由新成立的速裁审判庭在5个工作日内对案件从事实、法律适用、送达、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对于能快审速结的案件立即审理,其余案件则退回立案庭,进行二次分流。

  各业务庭则根据案件特点,将法官分为“简组”和“繁组”,“5+E”再分流和专业化审判模式应运而生。据介绍,“5”主要是指“简”案团队在收到案件后的5种处理方式,即:完善诉讼材料、完成文书送达、完成管辖审查、开展诉讼调解、完成简化审判;“E”主要是指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在“云”端处理诉讼事宜,让法庭突破时空的限制,以“网络”速度运行,实现让“电子数据多跑路,人民群众少跑腿”。

  “再分流”主要是指在前期立案庭与速裁审判庭第一次繁简分流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繁简分流,即将办案力量划分为“繁”和“简”两类办案团队,“繁”案团队主要负责办理难度较大、审理周期较长的案件,“简”案团队主要负责办理争议较小、法律关系清楚、审理周期较短的案件,从而实现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

  “专业化”主要是针对公司纠纷、房屋买卖纠纷、票据纠纷等类型案件,组建合议庭加强沟通交流,定期就案件进行研讨,形成决议供主审法官参考。通过依托专业化审判团队对案件进行精细审理,辅之以“要素式”审理、类案“示范诉讼”、专业法官会议等方式,着力提升审判质效。

  智慧法院平台建设促进繁简分流

  “以前写诉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现在只需动动手,扫描一下,内容一填,就形成一份诉状了,真是太方便了!”一名当事人说。未央区法院将常用起诉状模板、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等各类文书格式制成二维码,张贴于诉讼服务中心大厅展板上,只需扫描打印即可生成。这样方便快捷的“智服务”极大地便利了群众。

  2020年以来,疫情对审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未央法院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变换空间开展工作,畅通跨域立案、网上立案、邮寄立案“三个通道”。截至2020年底,共受理网上立案申请4158件,成功立案1059件,跨域立案推送109件,接收案件70件,名列全省前茅,让诉讼群众足不出户享受到高效便捷的“云服务”。

  “去年春运期间交通紧张,加上疫情影响,没想到通过网络就能解决问题,这种送达方式真是太便捷了!”身处北京的被告某公司委托代理人在领取调解书后说道。这也是陕西省首例采用电子方式送达的裁判文书的案件。

  未央法院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效突破时间限制,设置了诉讼风险评估机、诉状生成一体机、案件查询一体机以及电子“云柜”等智能化设备,开启“全天候”“零等待”“秒生成”的自助诉讼服务新模式,并将常用起诉状模板、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等各类文书格式制成二维码,当事人只要一张身份证即可随时获取诉讼风险评估、自助立案、案件查询、诉状打印、材料流转等“智服务”。

  “繁简分流”+“多元解纷”内外结合同向发力

  “我们推出了《23类案件要素表》,在依法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前提下,将部分庭审程序置于庭前,有利于提高庭审效率。”“我建议在传票上增加法官微信二维码,在地址确认书上添加电子送达内容,不仅可以提高送达效率,也可以增进交流沟通。”“对于部分案情简单、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案件,我建议采用表格式判决书,既减轻了法官负担,判决书也更加清晰明了。”在未央法院举办的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推进会上,来自一线法官的建言献策一一转化为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

  在通过繁简分流整合法院资源要素,努力化解案件存量的同时,未央法院积极联动外部力量,推动纠纷源头治理,努力在减少案件增量上下功夫。全院干警围绕服务保障“六稳”工作、“六保”任务,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和陕西金融消费纠纷两个行业调解中心在未央法院设立了工作站,特邀律师和交通事故调解室、司法技术组相继启动。通过“行业优势”同发力,用时1天线上化解的胡某等诉陕西某实业有限公司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集团案100件入选“全省法院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典型案例”,办理的陕西领企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诉陕西徐重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排除妨害一揽子解决纠纷案入选“全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件”。

  “案件经过诉前调解后,回款率方面有了明显提升。2020年9月份,在全国36个分部回款率排名中,我们公司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员工邓洁谈道。

  “通过法官进网格,服务进社区,把源头的阵地筑牢、工作做实,就能极大减少案件涌进法院。”广大干警带着对人民群众朴素的感情、耐心的态度,仔细聆听百姓心声,“化繁为简”定分止争,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据统计,自试点工作启动到2020年底,未央法院共审结民事案件28428件,与上年同比增加8435件,增幅为42.19%。其中,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为49.5天,与上年同比减少27.2天;调撤率为63.68%,与上年同比增长15.2%。

  “通过简案快审、繁案精办,最深的体会就是告别了传统的‘5+2’‘白+黑’模式。虽然收案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效率却事半功倍,工作状态也越来越好了。”谈及这项改革,一位法官由衷地说。下一步,未央法院将按照省高院和市中院部署的“双进”专项工作要求,在推动试点工作和办案质量、效率、效果上书写更多改革故事,传播更多改革声音,创造更多改革成果,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持续发力。


责任编辑:王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