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法治网专题>>
新时代民政工作大有可为
​访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张冬云代表
发布时间:2022-10-22 07:27 星期六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  代表专访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对于这部分内容,党的二十大代表、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张冬云反复研读,心里充满感动。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张冬云说,报告还有“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等内容,新时代民政工作大有可为。

张冬云说,民政工作事关孤老残幼等群体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事关城乡社区最基层的服务和治理,事关养老婚丧等最基本的社会服务,其本质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安徽民政服务对象大约有3000万人,这里面有420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残儿童等,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是否得到保障,关乎社会道德底线;有1.8万个城乡社区,用最低的成本力促城乡社区和谐平稳,关乎党的基层政权稳固;有婚姻殡葬服务对象、“一老一小”等庞大人群,他们的急难愁盼是否得到有效响应,关乎党的宗旨和政府的公信力。此外,全省还有入住13万服务对象的各类民政服务机构,保障机构安全运行,关乎入住对象的生命安全。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其他特殊的利益。”张冬云介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构建起“1+8+N”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在救助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临时救助、流浪乞讨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和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等方面,主动救助、精准救助能力明显提升。尤其脱贫攻坚战中,全省民政系统保障农村低保对象,坚实有力的兜底保障,让100多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让全省420万的困难群众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我们十分关注‘一老一小’领域,给他们倾注了特别的爱。”张冬云说,安徽民政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养老服务方面,制定《安徽省养老服务条例》,通过地方立法解决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难题,促进养老服务法治化进程。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推动《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纳入调研论证类立法项目,形成《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

去年,新一轮村(居)两委换届顺利完成,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全省1.8万个城乡社区和谐平稳,18万社区工作者在为民服务特别是近3年来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坚实作用;各级社会组织登记总数超3.6万家,培育慈善组织345家……张冬云说,通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引导群众遵守公约、崇德向善,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巩固了基层政权基础。

“我们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将基本养老服务对象由困难老人向全体老年人延伸,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加强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将农村留守儿童纳入关爱保护体系,加快构建面向未成年人的六大保护体系,积极回应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张冬云说,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让群众拥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的执政基础,民政系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责任编辑:张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