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阳光下的守护丨暖心警长陈敬:92.4公里上的忠诚刻度

2025-07-28 14:49:0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志锋

汗珠砸在50℃的柏油路上,“滋啦”一声,瞬间蒸腾。河西走廊G30连霍高速绣花庙路段,热浪扭曲着空气。刚下巡逻车的陈敬,深蓝警服紧贴脊背,汗如雨下。

“小陈,洛阳来的快递!”门卫老张的声音穿透热浪。

“洛阳?”陈敬黝黑的脸庞闪过一丝讶异,拆开盒子,一面鲜红锦旗展开——“感谢人民好警察 扶危解难救助情”。落款:河南洛阳旅客。那烫金的字,瞬间将他拉回五天前那个同样滚烫的下午。

滚烫路面上的“应该的”

那天下午五点,一辆爆胎的豫牌小车,无助地趴在应急车道上。陈敬和同事的巡逻车戛然而止。脚一落地,灼热直透鞋底。陈敬二话不说,单膝跪上滚烫路面,转动扳手开始更换轮胎,豆大的汗珠砸在发白的沥青上,瞬间无踪。一旁女乘客递过水:“警官,喝口水!”

“不用!应该的!”陈敬抬头,汗水纵横的脸上笑容朴实。轮胎换好,乘客硬塞来一盒沉甸甸的洛阳特产。推让间,陈敬瞥见后方车流,只得“收下”。车子远去许久,乘客才惊觉,那份心意,已被悄然放回后座。

“路上搭把手,不就是咱分内事!”面对询问,这位绣花庙高速大队事故中队的二级警长习惯性挠头,笑容腼腆。一句轻描淡写的“应该的”,是十余年无声坚守,也让无数司机记住了“暖心警长”。

风雪煤尘淬炼的“分内事”

陈敬守护的92.4公里绣花庙高速,是条“硬骨头”。夏日巡逻车如烤箱,寒冬睫毛帽檐挂满冰霜。

2023年5月,一辆运煤车侧翻,几十吨煤渣吞噬路面。时间紧迫!陈敬等人抓起铁锹冲进煤尘。煤灰汗水糊满全身,只露眼白和牙齿。路通后,那张“黑猫警长”般的合影意外走红,疲惫笑容是他们啃下“硬骨头”的勋章。

“咱是党员,要对得起这身警服!”无论酷暑严寒或突发险情,陈敬总这样说。朴素信念,支撑他和战友在此扎根十多年。

巡逻线上的生命时速

平凡巡逻中,传递着不平凡的暖流。服务区内,报警骤响:大货车司机高烧昏迷失联!陈敬等人火速排查,在角落找到意识模糊的司机。警灯闪烁,一路疾驰,抢回宝贵时间。

更危急时,搭载病危儿童的救护车急需转院,前方却因事故寸步难行!陈敬的警车化身生命通道开路人。警笛长鸣,硬从拥堵中撕开缝隙,接力护送直至交接点。那一刻,警灯轨迹,就是希望之光。

“其实真没啥!”提及这些,陈敬总摆手,“巡逻路上,爆胎、抛锚、障碍物、亏电……看见了,顺手帮一把。”他细数“分内事”,平淡如话家常。然而,日复一日、成百上千的“顺手”,点滴汇聚,映照出对警服最深的热爱。每一次“顺手”,是刻进骨子的责任;每一次“搭把手”,是“人民公安为人民”最朴素的践行。

战友心中的“压舱石”

“有陈哥在,心里就踏实。”年轻民辅警异口同声。在中队长尚建勋眼中,陈敬是永不停歇的陀螺,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担当,是队伍最硬的底气。他不仅是业务能手、标杆,更是危急时能托付后背的兄弟。

面对赞誉,陈敬淡然:“穿上这身警服,守护路人平安,就是本分。”夜幕低垂,蜿蜒高速汇成光河。在他眼中,每一盏车灯都是一个家庭的牵挂,是流动的万家灯火,更是他矢志守护的人间星河。

十余载寒来暑往,陈敬用无数默默无闻的“分内事”,将高速交警的使命,深深铭刻在G30连霍高速绣花庙段那92.4公里的巡逻线上。这条“硬骨头”路,见证了他的汗水与坚守,铭记着他的温情与担当,他用最朴实的行动,日复一日践行铮铮誓言,成为漫长旅途中,行车人心头最值得信赖的温暖与安心。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