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文化法学学科建设

2023-03-24 10:58:4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 前沿聚焦

□ 朱兵 周刚志

2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法学等学科建设,对适应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推动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法治保障的健全完善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提炼文化法学学科特性

我国文化法学学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在我国法学教育领域深化发展的重要成果。文化法学学科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新兴学科。文化法在世界各国的法学研究与教育实践中,都是作为新兴法学学科得到关注与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法治进入新时代,取得划时代的成就。目前,我国已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公共图书馆法、电影产业促进法、著作权法等文化法律,基本确立了中国文化法学的原则、制度和规范,为文化法学作为我国法学领域新兴学科的形成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是交叉学科。文化法调整范围涵盖更为交叉性、复合性的领域;其不仅是以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保护为基本理念的法学学科,而且是法学与文化学、传播学、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相关学科融合发展的“交叉学科”。我国文化法学法规范体系中既有民事法规范,也有宪法和行政法规范、社会法规范;既有实体法规范,也有程序法规范,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

三是基础学科。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本源和基础,也是我国文化法学的基本理念和根本支撑。虽然文化法学具有应用法学的学科品格,但从本质上说,它更为鲜明地体现了法学研究的“中国主体观”与“民族本位观”,因而也属于中国法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四是特色学科。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都需要通过文化法治促进人民的“意识形态认同”与“文化认同”,进而巩固人民的“国家认同”。这不仅是文化法的重要课题,也是文化法的重要使命。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法学是富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与民族品格的特色法学学科。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构建文化法学基本体系

文化法学作为独立学科建设,首先应当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笔者认为,文化法学体系由文化法基本原理与文化法基本制度组成,文化法基本原理主要研究和阐释文化法领域重大理论问题,如文化法学的学科目标、文化法体系构成、文化法历史发展及其规律、文化法比较研究等问题,文化法基本制度主要包括文化权益保障制度、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公共文化服务制度、文化娱乐与文化信息传播制度等方面。

此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遵循。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我国文化法基本原理应当着重研究与阐释如下内容:

一是深入研究和阐述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等系列讲话精神,将其作为我国文化法学基础理论的基本依据。

二是研究和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全面融入国家文化法治体系与文化治理体系之中,尤其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文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文化法治实践。

三是研究与阐述如何以文化法治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制度化、常态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是将文化类的党内法规政策纳入文化法学研究的范围,在文化法治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协调作用,明确不同主体的意识形态责任等。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推进文化法学学科建设

文化法学学科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总结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建设成果,汲取世界文化法治经验,构建符合我国文化法治建设规律特点的中国特色文化法学学科体系。为此笔者从法学教育规划、学科学位、教程教材、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几项具体建议:

一是加强党对文化法学学科建设的领导。文化法学学科建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除了文化领域各部门外,还涉及教育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等方面,需要多方努力,统一认识,中央有关部门加强对文化法学学科建设的领导和统筹,使其能够尽快纳入教育部门的学科建设规划。

二是支持设立文化法学二级学科。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及学位管理机构尽快采取措施,推动文化法学纳入法学二级学科名录,成为法学必修课程甚至核心课程。鼓励更多高校自主设立文化法学的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增设文化法学专题研究项目,鼓励和支持法学界开展文化法研究。

三是鼓励高校或法学院成立文化法学研究机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或法学院设立高水平的文化法学或文化专门法的研究机构,积极培养相关研究人员和师资队伍;适时筹建文化法学研究会,组织全国文化法学同行开展理论研究。

四是构建文化法学课程体系。目前,我国法学教育课程中文化法学课程严重缺乏。因此,我国法律院校需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创新发展及文化法治人才培养为目标,科学构建文化法学课程体系,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并掌握我国文化法治的理论、原则、制度体系,了解文化法理论与实践的国际动态及发展趋势,为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的文化法治改革提供人才支撑。

五是编写文化法学教材体系。现阶段文化法治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多以论文为主,缺乏体系化研究与基础性成果,需要文化法学界共同探讨,中央有关部门可以加强统筹,组织力量,编写文化法系列教材,支持文化法教材进入马工程教材系列。

(作者分别为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原主任;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编辑:王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