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云南打出法治组合拳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2023-12-06 09:17:59 来源:法治参考
分享:
-标准+

本刊记者 石飞 《法制与新闻》见习记者 陆敏

夜幕降临,结束了一天劳作的居民自发聚集到空地上,火塘点起来、笛子声一响,大家围成一个圈迈开步伐跟随着节奏“打歌”,这是“云南少数民族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在日常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日前,本刊记者来到设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漾濞县)苍漾公园内的“法治文化公园”广场时,惊讶地发现,在这里“打歌”的群众,用的竟是含有法律法规知识的“普法歌曲”。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高位统筹绘“总蓝图”;选、培“法律明白人”成建设“生力军”;建、树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激活“内生力”;精准发力夯实建设“基本功”;普法强基稳住建设“压舱石”……近年来,云南在用好民族元素这张牌的同时,引导心怀“乡愁”的能人、贤人在返乡创业之际,将“乡愁”转化为率领乡邻用法治激活振兴乡村建设的动力,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扫盲式”普法不留死角

“部分乡镇的群众对生硬的法律知识不感兴趣,一些彝族聚居乡镇的老年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听不懂汉语,而这部分人恰恰是重点普法对象。针对这一情况,县司法局将一些根据法律知识编写的歌词交给我,由我结合自己多年唱山歌的经验编排为打歌调,组织打歌队在各地演出。现在,大家对朗朗上口的普法打歌调都非常感兴趣,运用得也广。”带头“打歌”的彝族汉子名叫吴富海,当地人送外号“唱山歌的小胖”。由他牵头的“打歌普法队”正是漾濞县在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中,充分结合地域文化优势和特色,探索推出的多元普法新方式。

在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这样紧扣群众喜好创新普法宣传形式的例子不在少数,可谓开展了一场让各地各族群众都能听得懂、用得上、传得开、传得远的“扫盲式”普法活动。在大理,由白族传统曲艺“大本曲”编唱的普法曲,在洱海边被白族人民广为传唱;在茶马古道重要驿站的祥云县,当地的省级非遗传承人把银器制作与法治产品制作有机融合,以银器产品为载体,在流通中传播法治思想……“云南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涉农重点领域立法力度的同时,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推动普法融入乡村法治实践、基层治理和农民日常生活。”云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彭国军介绍,近三年,全省累计在农村地区开展普法活动20余万次,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1101户,建成基层法治文化阵地1033个,5000余支法治文艺宣传队活跃在云岭各地。

“法律活字典”激活乡愁

农庄、“法治小院”、“法律明白人工作室”、“青年之家”……在漾濞县光明村,一座拥有诸多头衔的农家小院引起大家的好奇。小院的主人正是光明村的青年致富带头人,也是该村的“法律明白人”李斌。

别看现在的光明村是拥有诸多国字号、省字号的明星村,李斌记忆里曾经的光明村就一个字“穷”。“头顶云雾,脚踩烂泥,一年四季苦荞粑粑、萝卜汤!”李斌介绍,位于苍山西坡腹地光明村虽然有6000多株古核桃树,但因山高交通不便,多年来光明村的村民们守着青山却不致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光明村抓准契机,鼓励村民以开农家乐和客栈等形式参与到旅游“网红村”的打造中,原本在外打拼的李斌瞄准了这一发展机遇返乡创业。“现在的光明村真正成为了家家无院墙,户户皆入林,推窗便是景的‘云上村庄’,这一切离不开法治的积淀。”李斌如是说。

2022年4月,云南省司法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普法办等6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云南省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就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基层法治人才队伍作出部署安排,以进一步加强全省法治乡村建设。被村民一直认为脑子灵活能致富、处事公正肯帮忙的李斌第一时间被当地选聘为“法律明白人”,成为全省现有77372名“法律明白人”中的一员。

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证书后,印有“法律明白人”标识字样的蓝色马甲就成了李斌每天必穿的工作服,成为群众身边的“法律活字典”。截至目前,李斌在宣传普及好法律法规知识的同时,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件,成为“星级法律明白人”。大理州司法局也于近期将“李斌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的牌匾挂到了他家的小院。

“树先进‘法律明白人’、建‘工作室’也是创新打造法治阵地,在方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发挥先进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法律明白人’队伍积极履职,全面发展,以点带面地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大理州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唐志萍介绍。

“‘法律明白人’是指选、培、建、树具备一定法治观念、遵守法律法规、愿意为群众服务,有良好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的村(居)民,主要发挥法律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律服务引导员、社情民意传递员、社会活动组织员的作用。”彭国军介绍,计划到2024年底云南全省法治村(社区)占比将达70%,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培养5名“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将覆盖全省90%的行政村,将进一步培养“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作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法治灭火器”守护家乡之美

年初,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再次将大理旅游推上一个新热度。

五华社区是大理古城的旅游核心区,在这里,可能有人叫不出李雪娟的名字,但一提“胖金花”,大家都会来上一句:“有矛盾,找胖金花。”身为社区调解委员会主任,李雪娟带领着一班“金花调解员”每天奔走在古城里,作为多年在社区工作的“老大姐”,她们对社区情况摸得准,不管是老居民住户,还是流动租户、经营户,哪里有矛盾纠纷苗头,她们都能第一时间掐准脉、找到根、摸着门。

“如果说‘法律明白人’是行走的‘法律活字典’,那我们就是及时调处矛盾的‘灭火器’。对待本地居民,我们用白族语言和他们讲道理,既亲切又有效;对待外地来的租户、经营户,我们发挥本地人情脉络广的优势资源,让他们感觉到像老家乡邻一样的真诚。”在李雪娟看来,要维护大理这块旅游金字招牌,“法治+人情”的基层调解矛盾纠纷方式远比对簿公堂来得妙。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用法治来爱村、护村在云南已蔚然成风。鹤庆县新华村的村民王鑫尧对此深有体会:“村里一度刮起过吃喝奢靡风,年轻人喝多了酒,难免产生口角矛盾,甚至大打出手。自从强化法治乡村建设以来,形成了全村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天黑之后,常见的是围坐茶台分享、讨论银器技艺和销路的青年民间匠人,新华村‘小锤敲过一千年’的历史将不断续写!”

新华村是著名的“中国银器第一村”,近年来,随着产业不断升级,新华村也面临着不少发展挑战。由县司法局牵头,各家政法部门协同配合下,“银匠特色调解室”于2021年在新华村银器小镇成立,不仅开创了特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协调调解机制,还将多元解纷、非遗司法保护工作和旅游巡回法庭工作集于一身,在源头上化解矛盾,共促旅游产业发挥发展,仅去年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就持续增长达到2.91万元。

立足科学立法保善治、执法司法促公正的基础,在全民普法筑基石和提升服务解民忧上精准发力,是云南坚持依法治理,夯实法治乡村建设“基本功”的具体举措。截至目前,云南全省已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7737个,活跃在基层的人民调解员达17万余人,专职调解员8000余人,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正是有了这一群强大的基层调解和法治服务力量,通过“调解+普法”的形式,三年来全省共调解矛盾纠纷46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法治绘就美丽乡村新蓝图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纳西族讲普通话。”面对各路记者的“长枪短炮”,丽江市古城区开南街道贵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和立峰虽然自嘲自己普通话不标准,但脸上更多的是一份自豪。

让他自信的底气在于贵峰社区短短几年间,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质的飞跃。“由于地处山区,多年来贵峰社区发展一直滞后,在创建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用法治思维找准发展之路。”和立峰介绍,通过积极协调服务花卉园区、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贵峰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法治为核心,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的新路子。目前,被认定为云南省5个农业创新示范园之一的丽江古城花卉产业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项目就建在贵峰社区,通过探索合作社托管新路,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带动人均每月增收0.3万元至0.5万元不等。

通过法治乡村建设,真正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贵峰社区进一步将法治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视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因素,现在的贵峰社区早已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签合同、聘法律顾问这些曾经看似“有点远的事”已融入普通农户的日常生产生活,成为大家司空见惯的“寻常事”。

“丽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市委、市政府按照‘一地一风俗、一村一特色’的思路,已建成多个别具特色的‘法治乡村’。”顺着丽江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平生的指引,记者一行来到玉龙雪山南麓的玉湖村。这里是古典纳西建筑风貌保存最完整的村落之一,也是新晋的“网红村”。而这正是丽江市通过将法治乡村建设作为依法治市基础性工作、加强督导考核的具体范本。

曾经的玉湖村群众法治观念落后,守着一方旖旎自然风光,却成了周边村寨口中“有女不嫁玉湖”的落后村。玉龙县司法局将该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重点抓手,为该村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法治助力:用法治文化助推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增强村民法律意识等的同时,也将玉湖村打造成向各地游客宣传法律知识的窗口,探索出了一条“普法+旅游”的发展新模式。仅今年上半年,玉湖村就接待游客9万余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500万元,实现了“人人是股东、户户有分红、干活不出村、挣钱不出门”的共同富裕生活。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法治环境,我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细化了27项法治乡村建设工作任务和责任部门,明确了‘施工表’‘线路图’‘责任书’,打出了一套推动法治乡村建设落实落地的‘组合拳’。”彭国军介绍,云南以法治乡村建设为牵引,塑造乡村形态之美、厚植乡村产业之美、赋能乡村生活之美、彰显乡村人文之美,乡村民主法治呈现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经济发展、家园幸福的良好局面。2022年度人民群众对全省法治建设综合满意率达到97.77%并创历年新高。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