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12345”工作路径提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质效

2023-10-25 17:05:12 来源:法治参考
分享:
-标准+

文 | 邹易材 张雪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以下简称“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这也是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及主要抓手。调研发现,贵州省铜仁市就是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全市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及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42个。创建实践中,不是一味追求数量,而是聚焦“示范”二字下功夫,积极探索出“12345”工作路径,提升创建质效。

强化部门联动

聚焦民政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配合不畅、牵头部门“剃头挑子一头热”及“上热下冷”等问题,坚持问题目标导向,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部门配合。联合民政系统召开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现场推进会议,通报整体创建情况、现场观摩创建示范点,“谈”成绩、“晒”问题,让参会人员对创建工作做到心中有“数”,配合“弹钢琴”,打好“组合拳”。强化联合指导督促,抽调两个部门人员联合组成指导组,深入创建村开展指导,厘清民主法治创建“正负”面清单,强化创建针对性,敦促基层行动起来,推动上下一心抓创建。

强化资源整合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及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铜仁市把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纳入乡村振兴“大盘子”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建设乡村振兴综合体。

一是市县联建联创,打造“一村一品”精品。破解创建“千篇一律”问题,尊重各村特色,打造“一村一品”品牌。探索市县联建,选取农业综合体、项目综合体、中国传统村落等,重点倾斜项目资金,量身打造精品民主法治示范村,成为独具特色的亮丽名片。目前,全市共打造万山区青年湖村等精品民主法治示范村40个,占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的30.76%。

二是整合项目资源,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注重打好“组合拳”,充分整合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等项目资源,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综合体。项目规划之中,将民主法治示范创建内容一并纳入项目整体打造方案,由村级统一实施建设。借助传统村落建设资源、古建筑、乡愁文化等,将民主法治文化融入传统村落维修及文化整体提升中,依托古村落古建筑打造相得益彰的法治文化阵地。如碧江区路腊村保护古村落古建筑文化符号的同时,将法治文化融入改造一批闲置房屋、挖掘一批文化传承故事、培育一批民宿经营主体“三个一”工程建设。2022年,全市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中,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占比10%,中国传统村落占比14.28%。

培育民主法治文化

坚持挖掘民风民情民俗文化精神内涵,与民主法治建设更好融为一体,培育适合本土的民主法治文化。

一是把牢民主核心,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内生动力。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将“院坝协商”试点作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重要内容。设置议事室,将政治觉悟高、群众威望高、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离任村干部等乡贤充实到院坝协商队伍。通过“院坝协商+群众表达诉求+政协委员建言+有关部门现场答疑解惑”的方式,助推村级群众协商自治。如2022年万山区青年湖村通过“院坝协商”会议,全票通过制定《青年湖村卫生公约》。

二是塑造村级“灵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优秀宗族文化。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乡村优秀宗族文化,总结提炼村魂。如碧江区路腊村挖掘杨氏家族“忠义仁和孝勤俭信”家风家训,提炼为路腊村精神。

三是将民主法治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文化整体建设,推行乡村综合文化建设宣传“一盘棋”。注重保存弘扬优秀的民俗文化,将其作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盘棋”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如万山区青年湖村通过村级墙体3D彩绘墙等形式将侗族文化与民主法治文化结合。同时,注重推进民族文化繁荣,组建民俗文化表演队,弘扬侗族鼟锣文化。

规范村级权力

法治乡村建设的核心之一是规范村级权力,依法管理村级事务。

一是着力制定村规民约,开展合法性审查。村规民约是群众自治的主要依据。该市将制定村规民约纳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的重要内容,印发《关于开展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备案审查的意见》,对村规民约制定进行规范和指导全覆盖。

二是制定小微权力清单,将村级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健全村级管理制度,厘清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内容,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的通知》,公布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目录,对涉及村级的重大决策项目资金、低保申请等列入小微权力清单目录。

三是规范村级“三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村级公开制度,坚持“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原则,对不符合村级“三务”公开栏建设标准的一律进行整改,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四是规范村级集体经济制度,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发展。着力健全“村社合一”制度,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如思南县青杠坝村先后召开村民会议,先后制定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村社合一管理制度》等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促进村级事务和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强化制度保障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提质增效离不开强有力的保障举措。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推动创建落地落实。民政局、司法局联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实行月调度季指导年验收。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推动创建工作提档升级。通过市县联建精品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等形式,对已被命名的村进行巩固提升,对正在创建的精品村给予资金支持。据统计,近三年来市县两级共投入创建经费173万元,其中2022年投入52万元对市县联建的10个民主法治示范村进行精品打造。

三是强化人才保障,为民主法治建设注入新活力。采取线上学习、线下实体培训等方式培养本土法治人才,大力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提供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全市共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77577人,其中曾经担任过以及现任村支两委干部17401人次、参与农村法治宣传30000人次、担任历届农村人民调解员15000余人次。吸引外来人才,助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如碧江区路腊村联系协调清华大学到路腊村设立乡村振兴工作站,两年来寒暑假先后派出28名实践师生赴路腊村开展考察实践,帮助该村制定并完成知青房、村委会、村容村貌改造设计方案,指导该村完成古建筑的保护等系列工作,破除乡村发展人才瓶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人才活力。

四是强化技术智慧保障,推动乡村和谐稳定。在各民主法治示范村建立功能完备、设施健全的公共法律服务室、人民调解室,选好配齐村(居)法律顾问和专职人民调解员,积极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乡)、矛盾不上交”。建立远程智慧综治工作室,配备远程视频设备和智慧系统,坚持“大数据+”模式,深度整合“雪亮”“天网”及社会视频监控设备,通过“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结合网络远端视频加联户联防,摸排掌握村级矛盾纠纷,为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保障。截至2023年6月,全市共建立村居(社区)调委会2940个,配备人民调解员15281名,完成612个村(居)300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的配备。2021年至2023年6月,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26200件,调解成功25334件,调解成功率达96.69%。

五是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切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民主法治建设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两手抓,全力推进“村社合一”,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规模,规范村级集体经济分红比例,实现村民变股民共享发展红利的新局面,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作者单位:贵州省政府法制研究中心,贵州省铜仁市司法局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