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勘验现场

——追记济南历城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中队长王森

2023-10-07 15:52:52 来源:法治参考
分享:
-标准+

本刊记者 李娜 通讯员 张航鹰 王琳

image.png

图为王森正在勘查地下管道井内通讯电缆被盗案现场

7月11日,原本是他准备休假的日子。

而在前一天,因为紧急任务他已经连续3天加班,而且吃住在单位。早例会上,他接到了一起非正常死亡警情报告。没来得及喝口水,立刻奔赴现场勘查。

一路上,他都在接电话,因为他的电话是各派出所侦查破案解疑答惑的“热线电话”。

到达现场,他利索地勘验防盗门,确定无破坏痕迹。抬腿准备进屋时,突然胸口剧痛失去意识,猝然倒地后再也没有醒来。

他就是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历城区分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中队长王森。从警20年,王森共勘验1.5万个现场,几乎保持着24小时“不打烊”的在岗状态,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的忠诚和担当。

“现场一定得勘,我来!”

“现场一定得勘,我来!”是王森的“口头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中队长,王森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每天奔赴在出现场的路上,全天候、全时空的备勤出警,随时直面残酷现场环境。

高空坠亡警情中,他要在上百米的高楼上查找坠点。遇到抛尸案件,需要进入下水道检验,管线纵横交错且可能漏电,王森对年轻同事说:“你们靠后,我下去。”

一天中午,王森在食堂吃饭,发现自己附近一直没人。直到有同事问他:“你还吃得下饭啊?”王森才想明白是因为自己上午检验了河道里的尸体。他笑了笑:“习惯了。”边吃边看勘查笔录。

在战友们的心里,王森就是“后盾”,是他们最亲切的“森哥”。长期的现场勘查经历使王森的脑子像“活地图”“百宝箱”,再难的案子、再苦的条件,只要他在,大家心里就有底。仅今年以来,他就率领中队完成现场勘验2100余次、电子物证采集1500余次。

“进入现场要套塑料袋;发现足迹要注意用盆覆盖并封土,防止雨水冲刷;没带尺子,可用人民币确定车辆划痕长度……”在完成现场勘验的同时,王森积极配合各派出所做好小案侦防工作,进行现场授课,提高基层民警提取物证的能力。

在一起伤害致死案件中,受害人的家位于一片茂密树林中,现场没有搏斗痕迹,也没有监控,勘查一时无从下手。

王森从受害者家属的零乱陈述中推演出了凶手的作案过程:先藏匿于某隐蔽处,待受害人归家时迅速作案并逃窜。

茫茫的夜色和广阔的区域未能阻止侦查者的决心。王森以发案地为中心,在周边查找,找到了树林深处的一个公共厕所。

正值酷暑,林内密不透风,汗水从额头直流到下巴。王森打开紫外相机对公共厕所及附近的每一棵树进行扫描。记不清扫描了多少棵树,用尽了多少个手电筒,在连续两晚的不眠不休后,王森终于找到了那棵残留有可疑指纹的树木,并成功提取指纹。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凶手很快认罪服法。

“为生者权,替死者言”

王森的父亲也是一名警察,从小的耳濡目染,让王森对警察职业一直保持着崇敬和热爱之情。

“为生者权,替死者言”,是王森从事警务技术岗位时就给自己立下的终身目标,为此他不惧现场的脏污狼藉,不怕勘验的艰巨辛苦。

在一起失踪警情中,失踪者进入车库后就再没出来。中队上午勘查失踪者车位及周边未发现可疑物品。下午听说失踪者还未出现后,王森马上带领大家再次进入车库,对地下整层车库1000个车位篦梳式搜索,终于在东北角发现一木板上覆盖有毛毯,旁边有空的牛奶盒和吸管。通过DNA检测,可疑人员的身份被很快确认并抓捕到案,交代了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

平面现场没有痕迹就向立体现场延伸,实体现场没有就向微观现场延伸。王森总有克服困难,突破侦查“瓶颈”的办法。

2006年冬天的一起抢劫杀人案中,王森在纷纷的雪花中连续勘查三天,终于在如山的废品堆里找到了凶器——一把锤子。锤头的血是受害人的,但雪融去了凶手的手印,因受当时技术限制,送上级检测也没有提取到生物信息。

“表面没有,木纹里面可能有。”

2018年,中队DNA实验室建成后,王森和队友另辟路径,像做手术一样,一片片地削,一片片地检验,用48天时间做了34次实验,终于成功提取到完整生物信息、比中了嫌疑人。

王森把自己的生命全部融进了自己的侦查事业,燃烧到了最后一刻。

在王森的带领下,中队连续获得“济南市青年文明号”“全市刑事技术考核第一名”。2016年至2022年,由王森带队参加的全市刑事技术现场勘查比武和全市指纹破案会战战果均在前三名。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