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全方位构筑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专访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吕厚超

2023-06-14 10:09:49 来源:法治参考
分享:
-标准+

本刊记者 徐明皎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路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能为青少年提供哪些帮助?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还需要哪些配套机制建设?本刊记者专访了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吕厚超。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凸显

本刊记者:据您了解,目前青少年主要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吕厚超: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近日,教育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叠加疫情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当前,社会、学校和家庭均过分关注未成年人的学业成绩,较少关注其心理需求。受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影响,不少未成年人因自制力差,受到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的侵蚀。另外,未成年人身心发育还不健全,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对事态的判断不完善,遇到挫折时容易过分偏激,引发心理问题。

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网络成瘾、人际交往障碍、厌学症、考试焦虑、学习障碍等,均容易在青少年人群中出现。

本刊记者: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吕厚超:个体发展受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影响。微观系统指家庭、学校等未成年人交往和活动的直接环境;中间系统指友谊等微观系统间的联系;外层系统指父母工作环境等未成年人未直接参与但影响其发展的系统;宏观系统指社会环境、文化等广阔意识形态。开展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等角度全方位入手。

构筑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本刊记者: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能为未成年人提供哪些帮助?

吕厚超: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可以理解为运用心理学的策略开展未成年人的心理建设,侧重于改善和解决未成年人的社会心理问题,尤其是社会心态的机制。从定位与内容来看,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不能简单等同于“面向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只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进行干预和治疗,而应该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发现和解决导致心理问题发生的潜在原因,促进未成年人群体形成积极的社会心态。也就是说,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核心目的是解决未成年人面临的普遍性、群体性、涌现性的社会心理问题,培育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本刊记者:目前,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还存在哪些挑战?

吕厚超:总体上看, 我国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服务体系已具备雏形。 但是,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各要素、各环节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例如,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认识不全面、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等,难以适应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需求。

识别未成年人心理危机

本刊记者:准确识别未成年人心理危机,需要建立哪些机制?

吕厚超:首先,要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危机筛选机制。政府部门要将未成年人的心理危机和自杀预防纳入未成年人保护及相关救助保障体系。社区街道、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不能有效履行监护责任家庭的未成年人的信息报告,加强对相关监护人的处理和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公安部门对遭遇校园欺凌、社区欺凌的未成年人应同步加强信息报告。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未成年人群体的筛查预警和信息管理系统,并形成相关指标体系、分析框架和模型算法。依托学校、精神卫生机构和心理咨询机构等多方采集数据,建立档案卡和数据库,形成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同步预警和协同干预工作机制。重点增强对家庭处境不利、遭受校园欺凌或网络暴力、接触不良信息诱导已出现心理危机的未成年人的及时发现和保护力度。

其次,要建立未成年人社会心态预警机制。关注青少年社会心态的培养,例如,围绕青少年养育、人际关系、考试焦虑、网络成瘾等热点问题,建立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心态的预警机制,做到出现问题早发现、遇到问题早解决。

最后,要建立家—校—社协同合作机制,形成合力,确保准确识别未成年人心理危机。

当然,准确识别未成年人心理危机之后,还要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疏导机制。例如,开设24小时心理热线、线上心理课程等,尤其要重点关注中考、高考等特殊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继建立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应急和跟踪机制,有效解决和降低心理危机引发的极端事件。

提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本刊记者: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知识不足,可能很难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是否出现了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吕厚超:最重要的是,加大心理知识科普力度,提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健康素养是指那些与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相关的知识、观念、能力和态度。提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素养有助于未成年人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科学评估自身的心理状态、通过情绪调节等策略调整心理状态或寻求心理援助。

首先,可以通过媒体、网络平台等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与技术手段,宣传普及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改变其对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提高对心理疾病的正确认知程度。

其次,未成年人的人际关系涉及家人、同伴和朋友,可以从这几类关系群体出发,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最后,教育主管部门应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纳入教育改革和宏观教育政策制定之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本刊记者:提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做些什么?

吕厚超:在学校教育中,学校通过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设置心理辅导室、举办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等,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室应提供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测评工具。这些测评工具有助于未成年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便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掌握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优良品德,让孩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不过分责骂,而是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注重陪伴,和孩子一起出游、做家务、阅读等,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爱。

此外,社区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心理讲座、海报等形式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积极的健康心理观。使家—校—社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和维持其心理健康水平。

本刊记者:如今,青少年需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如何提高他们的风险应对能力?

吕厚超:首先,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调适能力,帮助其积极应对环境影响和变化。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未成年人在面对现实社会环境和虚拟网络环境时的思考力和辨别力。

其次,强化未成年人的意志力和独立意识。通过丰富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帮助未成年人提高意志力,帮助其提高自主克服困难、通过有效行动实现预期目标的能力。

最后,提高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增强其应对生活风险的能力。从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同主体出发,注重未成年人综合素质和生活技能的培养,关注未成年人的全方位发展,防止未成年人通过网络成瘾等消极方式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挫折等现象的发生。

总之,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贯通青少年发展的各学段,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培育青少年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不懈奋斗、荣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