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要闻>>
全国土地日到来 在泥土中找寻意义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中国人大》发布时间:2022-06-27 11:38:21

原标题:在泥土中找寻意义

——写在第32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

夏至已过,沃野千里,万物葱茏,中华大地的蓬勃脉动中正翻涌着鲜活的朝气和丰收的希望。

“土生万物,地载万代。”今天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我们关注脚下这方辽阔的厚土,领会土生五谷、藏粮于地的真谛,寄托落叶归根、乡愁难忘的情思。

《说文解字》记载,“土,地之吐生物者也”。“土”字上下两横,如种子深埋地下;中间一竖,仿佛植物破土而出。这蕴含着古人对土地的理解——孕育生机,向往自然。中国人历来钟情于土地。回望历史,安守田土、击壤而歌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时至今日,土地依然关乎国人生计,人与土地的联系早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土地是大自然的馈赠——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命线。中国以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创造了伟大的奇迹。这片土地历经千年万代的积累沉淀,如同慷慨的母亲,哺育着世代中华儿女。我们耕耘、收获,心怀感恩地接受丰润生命的滋养,在大地上繁衍生息。

土地是永恒追寻的家园——

土地,不仅是物质的、工具的,更是精神的、价值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是中国人心灵诗意的栖息处。对土地的眷恋,对家园的守望,是中国人心中无法割舍的情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土地,蕴藏着激昂的精神力量,也承载着绵长的记忆思念,赋予我们追寻故乡的意义。

土地是历史变迁的载体——

人在大地上耕种培育,既有收获,也有筑造。土地是往昔峥嵘岁月的亲历者,也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见证者。从征服索取到和谐共处,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社会的发展理念浓缩在土地的历史变迁中,国人的奋斗精神表现在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里。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记录了世间的人生百味,诉说着鲜活的乡土史诗。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四季轮回中不断感悟耕耘栽种、滋生繁育的奇迹。这是传承千年的土地哲学——只有让土地不老,人类才生机勃勃。

对于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抱有深情的关切。6月8日,正值水稻拔节生长之时,总书记赴四川考察,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他顶着烈日走进稻田深处,俯身察看秧苗长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宝贵的土地,是大国粮仓的根基。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才能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6月12日,东北平原上绿意浓浓。栗战书委员长来到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等地,深入了解黑土地保护利用情况。他指出,要落实政府、农业生产经营者、社会各方面的保护责任,确保黑土地总量不减少、功能不退化、质量有提升、产能可持续,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

守住用好每一寸土地的号角已经吹响,这其中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土壤污染防治法打响“净土保卫战”,直面土壤污染防治焦点难点,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让老百姓吃得安心、住得放心;新修改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一重大制度创新法制化,促进土地流转,顺应改革变迁;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联袂完成修改,党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决策和试点的成功经验形成法律,尊重农民意愿,捍卫农民权益。

6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黑土地保护法,将黑土地保护上升为国家意志,从适用范围、资金保障、奖补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保护性规定,黑土地的未来同法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何以制度设计更好地稳住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守护丰沃富饶的黑土地?这部体例虽小却极具分量的法律给出了关键答案。

土地之于人的意义,在法治化进程中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人和土地之间的法治印记,成为人重新认识土地、关照土地的契机,推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人和土地的关系,终将在法治的经纬中找到理想的归宿。

许多游子远行前喜欢攒起故乡的一抔土放进行囊,以此寄托对故乡土地的依恋。这是中国人心中难以抛却的土地情怀。尽管时代变迁,岁月更替,当我们俯身触碰那历经风霜仍不改色的泥土时,总能感受到温暖的跳动,那是生命的召唤、民族的脉搏和赤子的深情。

人世沧桑,唯有土地依旧。脚下的大地无言,心中的热土滚烫,当我们抬头眺望那丰收的远方,这希望的田野永远生机盎然。

责任编辑:张红兵